沒有目的地無差別殺人。
單向玻璃的另一頭,兩名考官默默對視一眼。
這麼快判斷出這種情況的考生,他們還是第一次遇到。他們兩個人進來之後才過去多久?一分鍾?兩分鍾?而能夠將這個答案這麼肯定地說出來的人,他們也是第一次遇到。
緊接著,就聽到淩悅問了一聲“為什麼”,房內四個人也伸長了耳朵,想要聽一聽他是怎麼推斷出來的。
葉行慢慢地站起來,環顧四周,一邊看一邊分神解釋道:“你的分析沒有錯,從目前的現場反應出的痕跡來判斷,的確不能排除情感糾紛這種可能性。但是犯罪心理跟傳統刑偵不一樣,犯罪心理的判斷不完全依賴於邏輯推理,也就是說,不僅僅根據現場這些能夠分析出來的情報,更應該利用那些暫時難以分析的行為痕跡。隻要有一到兩點不合乎邏輯的痕跡存在,我們犯罪心理就能根據那一兩點,對凶手做出一定的判斷。”
這一番言論說得自然,完全不像是從書本中背下來,而更像是葉行就是這麼深信著這一點,然後完全以此為信念。
而這番話顯然震撼了現場的五個人,不僅僅是淩悅,更是玻璃另一頭的四個人。
然而每一個人心中的想法卻是不同的。
姬嫦的右手托腮,若有所思地看著葉行,臉上露出笑容來:“這個葉行,真是太有趣了!”
而葉司鳴相對沉默,他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在心中反複咀嚼葉行之前說的話。根據凶手的異常行為來判斷出他的大致情況,光是這麼一句話,就令他這個幹了十幾年二十幾年傳統刑偵的男人對犯罪心理生出幾分佩服來。當然,他沒有說出口,他還想要繼續看下去。
他想要看看葉行的犯罪心理,究竟能讓他多驚喜。
……
此時葉行腦海中的思路卻非常清晰。
花了十秒環顧四周,葉行收回目光後,不著痕跡地看了房間另一頭的整麵牆的黑色玻璃。他知道此時的玻璃對麵,肯定會有考官正在注視著他們。為了讓淩悅也有發揮的機會,他將話頭丟給了淩悅:“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大致已經能判斷出凶手的情況。在我開始分析之前,你可以先說一下你的判斷。”
淩悅會意,點點頭,說:“那我就繼續進行我的分析,如果是按照我的思路的話,首先第一步,我會讓血跡鑒定和痕跡鑒定方麵的專家先行采集,然後立刻將采集到的樣本與係統庫中的指紋、DNA等進行對比。然後我會深入了解這戶人家的背景,從他們平時接觸的人、親戚、同事、鄰居、好友等方麵著手了解,如果確定沒有仇家,再排查掉之前提到的感情糾紛的可能性。從屍體的僵硬程度和血跡的凝固程度分析,三名被害人死亡的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因此我會選擇檢查附近的攝像頭,鎖定嫌犯。”
“很好,你的判斷的確是對的。”葉行讚許地點點頭,從刑偵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反應非常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