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老宅子(1 / 2)

自從搬進了這棟老宅子後,肖曉便覺得睡眠輕了很多,半夜隻要有一點點聲響便能把她從夢裏驚醒,哪怕聲音輕得似風吹樹葉一般,或許是對新地方還不能適應的原因。

樓下住的劉姨是個典型的留守老人,老伴早十幾年前就過世了,唯一的一個兒子去美國留學後。娶了個洋媳婦,在美國安了家,留下老太太獨自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也怪可憐,都說養兒防老,劉姨把兒子養出息了,正是出力之年卻被媳婦給“拐”跑了,每次劉姨提及此事都不免唉聲歎氣。

要說就在國內還好,現在交通便利每年或許還能見上幾麵,現在這天南地北的中間還隔著一個太平洋,想見一麵真的是難上登天,劉姨在中國生活了一輩子,見證了中國的成長與發展,這裏有她所有的親人與回憶,落葉歸根,要她移民是不可能的了。

老宅建在一個叫流烏村的村尾,離市中心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離最近的鎮上也需要一個多小時路程,進村真的是幾經周轉,汽車,拖拉機,摩托車,最後加步行都用上了,才得以進村。

除了交通不利,采買不如城裏方便之外,依山傍水的環境還算優雅安靜,在網上看到論壇裏的小夥伴們把這裏描述的跟人間仙境似的,雖然有些誇張,倒也不是虛構,下雨或清晨時,山間騰起一層水霧,將整個村落罩在雲裏一般,若隱若現的,倒是像極了仙境。

由於村落偏僻,路途遙遠,所以雖然在網上小有名氣,來旅遊的人卻不多見。

對於肖曉來說,她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安靜,這樣的環境對她的創作來說再好不過。

據劉姨說,她們一家在這屋裏住了有近四十年了,她也不是房子原主人,這房子的原主人,原本是村裏的一個大地主,在那個時候可以說是家財萬貫,良田千畝,可是剛好碰上土改那個特殊的時期,作為村裏最大的地主戶,無可避免的成了被批鬥的第一對象,到最後土改完成,可以說是家破人亡,自此家道也就落寞了。

宅子的格局成L型,用老話說就是四扇三間帶拖,上下二層共12間,典型的湘西老故式建築。旁邊獨立出來的小二層,格局差不多,共10間,相對正屋來說修得要矮一些,窄一些,裝修的也比較簡陋,估計是當年的倉庫,下人房之類,這房子在當年來說,也算得上是大戶人家了。

土改完成後,房子跟地都被當地政府征收了,土地被平分了,房子卻是在這裏空了十幾年,上麵也沒有具體指示要怎麼處理,突然有一年,村裏將房子公開拍賣,這才被劉姨家給買了下來。按時間推算怎麼著也至少得有八九十年的房齡了,牆麵陰暗的地方都有些腐蝕,部份地板也有些鬆動,踩在上麵能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如果平常沒人出聲,在這麼大的房子裏麵,難免有一些陰森恐怖,心生寒意,肖曉不得不佩服劉姨獨自一個人在這裏住了十幾年。

或許是平時太孤單寂寞,所以肖曉的到來,倒是給房子添了幾份暖意,劉姨心裏自然也是高興之至,很快就把二樓的一間大間給收拾幹淨了,讓肖曉搬了進去。肖曉心裏一陣感激,想著這次自己的新作品寫作碰到了瓶頸,過來找靈感,順利的話少說也得住上十天半個月了,是不是要把房租先預付一部份給人家?

還沒等她開口,劉姨就先看出了她的心思,“妹子,你先住著,房租不用急,我也不等著這點錢用,我老婆子一個人在這裏住了十幾年了,難得來個人,心裏高興,你就在這裏多玩些日子,多住些日子啊。”

肖曉看著劉姨慈祥的笑臉,不由得心裏升起一陣暖意,臉上泛笑的點點頭。

“村裏每天早上有一班車去鎮上,發車時間是七點整,如果你要去就要趕早,村頭有一個小賣部,平常要買什麼可以上那裏,還有,晚上這裏沒路燈,村裏野狗也多,沒事別亂跑,被咬著了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