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坊(1 / 1)

繡坊

桃源村去桃源鎮隻有唯一的一條路,說是大路,其實就是條泥路,寬倒是夠寬的,足夠兩輛牛車並列而行。天上飄著雨,再加上又是農忙時節,去趕集的人不多,本來是想把浩哥兒留在家裏的,可那小子死活不肯一個人留在家,言輕清無奈隻能把他帶著上路了。帶著浩哥兒,她也考慮過的,自己不認識錦繡繡坊的人,而據說浩哥兒跟自己去過幾次,這孩子雖然話少,但卻極為聰慧。

“浩哥兒把三字經背給姨姨聽聽。”

為了打發無聊,言輕清一路走,一路讓浩哥兒背書給自己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浩哥兒的聲音清朗朗的特別好聽。

言輕清沒想到這孩子這麼聰明,昨晚隻教了他兩遍,他就記得這麼多了,心裏不由感慨,這孩子真不是池中物啊,一定要好好培養才是,說不定以後能做個官什麼的,自己也就有了盼頭。心情好了,在雨中走路的不舒服也仿佛感受不到了。

一輛馬車從身邊行駛而過,馬車上坐著個年輕的男子,男子一身錦緞衣袍,眉目俊朗。一陣風吹過,掀起了車簾子的一角。他眯眼看去,如煙似霧的雨中少女穿著藍色碎花的衣裙,衣袂飄飛,一手撐著油傘,一手拉著孩子,臉上的笑容仿佛春天的風,和煦而溫暖。他一時竟然看得有些癡了,直到簾子落下,才回了神。

錦繡繡坊很大,前麵是個店麵,後麵是兩層的小樓,不時有繡娘從他們身邊走過。言輕清不認識她們,可她們似乎都認識言輕清,不時有人跟她說上一兩句話。大都意思問她是不是身體好了。言輕清一概以微笑對之。

“清清,你是來結賬的吧,大娘子在樓上有客人,你們在這裏坐坐吧,一會兒大娘子下來還有事要找你談呢。”管事的再三叮囑,又讓丫頭上了茶,才自去忙乎了。

言輕清邊喝著茶邊打量著這間不大的花廳。花廳裏擺著一張圓桌,幾張圓凳,靠窗的地方一張繡架擺在那裏,繡架上一副繡品還沒開始繡。

言輕清對江南的蘇繡很是喜歡,自己的外婆就是蘇州人,曾經很小的時候她也學過繡花,也許是她沒有繡花的天賦,反正學了兩年也沒學成。外婆常笑她繡的鴛鴦像鴨子,後來也就不再逼著她繼承她的衣缽了。

“清清對這幅江南水鄉有何建議?”隨著一陣細碎的腳步聲,一道清脆爽朗的聲音忽然傳入耳中。言輕清臉一紅,扭過頭,麵前的女子大概二十來歲的模樣,長得不是很美,卻很有親和力。

“大娘子,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亂針繡,這幅畫很美,如果用亂針繡的話,我想會更美。還有或者可以用雙麵繡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