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練劍(1 / 2)

最後這本重殺伐的書講述的主要是人性。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拿劍與人對敵就像是兩個人在棋盤上博弈一樣。兩個人各憑本事,無論是出奇招,出怪招,出虛招,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手輸給自己。

所以如果了解了人性,你就會能判斷如何去對付人,如何去左右他的思想,他的動作,然後把握時機一擊致命。

其攻擊的地點主要就是喉嚨或者心髒,一出手就一定會要了別人的性命。

書中還講述了很多實用的劍招,跟其他兩步書比較起來這部劍法主攻,連綿不絕的攻擊,角度刁鑽,讓人防不勝防。書的最後還介紹了一種靈力的運行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為了讓持劍者出劍更快,更穩,更準,更狠。這次沒有任何猶豫,張祥決定就學這本名為“殺”的劍法。

張祥對這本殺劍簡直就是愛不釋手。這裏的劍招,應對技巧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一樣,他不僅能很快的理解這些劍招,而且還能舉一反三設想著不同的場景去施展這套劍法,從這一點來說張祥天生就應該使劍,而不是那些死命的拳法。

不過,想著容易練著難。這些劍招已經完全的刻在了張祥的腦子裏,但是想歸想,當張祥施展的時候,他就發現了難度。書中介紹的每一個刁鑽的角度,在張祥這裏那就真是太刁鑽了,有的時候他想按照書中的介紹去攻擊對方的咽喉,張祥悲哀的發現他的身子必須要彎到與地麵平行才可以做到。

張祥從小也沒有練過什麼芭蕾啊,或者民族舞啊之類的,這腰硬的跟那啥似的,別說與地麵平行了,就是呈現45度角那也存在很大的難度。索性放棄這招不練了吧,張祥更加鬱悶的發現,原來這招才是前麵幾次進攻的精髓,殺招。沒有這一招前麵幾招的挑逗全部都白用了。

而且張祥一時半會還是沒有領會書中所說的意境,一種殺的意境,在這種意境下才能無所不能,無不可殺之人,無不能殺之人。張祥隱隱覺得這股子意境才是這本書的關鍵,也許參悟出了這種意境這小腰可能就能彎曲過去了。自己既然想不出來,那就不要想了,先把那些普通的招式練好吧。等到熊爺爺來的時候,再向他請教請教。

就這樣每天熊爺爺都會來教導張祥這套殺劍,並且還為張祥帶來了一把真劍。當熊爺爺將一把鏽跡斑斑的劍交到張祥手上的時候,張祥以為熊爺爺想給他展示一下這個造型別致的古董。結果熊爺爺剛說出一句話,張祥就差點暈倒。

“這是一把寶劍,削鐵如泥,當年咱們的師傅就是用這把劍遊曆的天下。”

“這是寶劍?為什麼這麼多鏽?你確定這把劍削鐵如泥?我怎麼感覺一砍就斷呢?而且斷的一定是這把劍。”

“啊,這個都怪我,我為了紀念先師將這把劍埋到了地底,而且還時不時的過來澆個水,結果昨天我把它從地底挖出來的時候,它就變成這個樣子啦。不過我保證它以前絕對是削鐵如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