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1 / 2)

五日後晌午。

莊三牽著一頭毛驢慢悠悠往天啻教山上走。

此時正值盛夏之際,這日日頭高掛,天青無雲,山路間傳來鳥語花香,遠處叢林蒼鬱,枝葉蔓披。莊三見此美景,詩興大發,便開始吟詩,吟了一路,到半山腰處,忽聞到一股燒焦的糊味。莊三嚇了一跳,以為今日驕陽似火,怕是把樹枝樹葉給燒著了,是以急忙奔去尋那抹味道,跑了近百來步,到溪流邊上,就見一人一隼正圍在一火堆旁,那一隼在那吃食,而那一人則打著赤膊聚精會神的烤魚!莊三走了過去,毛驢也跟著過去,那人抬起頭,嘴裏還咬著烤的黑不溜秋的魚,愁眉苦臉對著莊三支吾著,“烤糊了….有點硬.!”

莊三顰眉搖頭,不想多與他說話,牽著毛驢欲原路返回。但那人迅速將莊三攔住,且極大方地把烤糊的魚送到了他麵前,莊三拿著那跟黑炭一般的魚瞅了瞅,喉頭立即泛酸,忙將那魚推還給打赤膊那人。赤膊那人便拿過烤魚,嚼都不嚼就直接往肚子裏吞,邊吞邊問道,“樓中樓打聽到了嗎?”

莊三撫著自己的毛驢,點點頭道,“打探到了,樓中樓確實與朝廷有關,估計是隸屬於十四段,丐幫說的沒錯。另外,我自己派人調查了樓中樓是從何時起擴張,又從那裏起步…!”說著就從自己懷裏掏出了一牛皮卷,遞給文竟,“樓中樓主要勢力範圍分布在,青州,徐州,揚州和荊州,與十四段在這幾個地方紮設分處如出一轍。而且都是先有了十四段的分處,再有開設這些妓院花樓。”

文竟拿著地圖從上到下觀摩了好一會兒,微微道,“這麼說…..”

莊三已知文竟要說什麼,便接著他的話道,“對,基本上十四段與樓中樓的擴張和設立都是這三年左右的事,而且依地理位置來看,皆在這幾州的沿海臨河地段,想必都是為抗衡水棲宮做的準備。”

文竟納悶道,“小皇帝剛登基不到兩年,這麼算下來,是成帝(上一個皇帝)的旨意?難不成他死之前,就神通廣大的預知到水棲宮要造反?所以才派十四段做了這事?”

莊三道,“我看不是。這事應該是鍾離末一人擅自決定的,你想啊,依成帝性子,若真知道有此事,不說揮兵南下,也必然會在南麵臨海幾城內做好充足應戰準備,所以我尋思成帝是不知道這事。而鍾離末這人,與江湖草莽多有結識,沒準在水棲宮也有認識的朋友,所以隱隱知道這事,又見於水棲宮日漸強大起來,還交好各藩國鄰國勢力,自然擔心不已,興許就有了設立樓中樓的打算。”

文竟歎了口氣道,“你說這鍾離末身為大將軍,手裏連兵符也沒有,難為他當年赫赫戰功,卻隻能淪落在十四段裏當職,如今竟還要指揮去建甚麼妓院!”

莊三笑道,“朝廷這幾年施休養生息的舉措,重文不重武,兵力也裁減許多,鍾離末是一武將不受重視是自然。況且新皇帝登基以來,他更不被器重,不然憑他本領,對水棲宮這事一定有許多主張見解,可如今看來,大抵都未被皇帝采納。”

文竟一向最敬佩鍾離將軍,聽他不被重用,不免惋惜道,“唉,可惜他一身本事,當年擊退大宛,平西涼戰亂,奪回了好幾座城,救了那麼多人……算了,不提這個,你繼續說下去。“

莊三便道,“三年前,南方患水災,鍾離末向成帝請旨修葺南方幾座城內的街道衢巷,應該就是那時候,他便有了計劃。等成帝下旨同意後,鍾離末就著手開始了,一麵設立十四段分部,一麵又建樓中樓。我覺著,做妓-院花街這類,雖上不得台麵,也沒太大實用,但是各路江湖人物魚龍混雜其中,打探傳遞消息是最隱蔽最靈通了。而且,做這類買賣還有先決優勢,那就是,若訓練好妓-女小倌的身手,到時在閨房內殺哪個權貴或哪個敵派頭領,可真是輕而易舉了。“

文竟覺得這話有幾分道理,又想到胡堂主,便道,“這麼說,呂堂主(開篇第一章)的死,也是因為與水棲宮有關,才被樓中樓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