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聽單寶福這麼一說,原來這件案子沒有那麼簡單,怪不得父皇要親自調查。這麼想著,不知不覺走到了皇後殿。
“照兒,你真的要和你父皇出宮嗎?母後為你擔心啊,你就別出宮了,陪著母後吧。”一位體態雍容的婦人看到李照立即走了出來,握住李照的手眼中帶著挽留之意。
“母後,我會小心的,您別擔心。這回有劍哥哥陪我,不會有事的。到是您,彥哥哥不在,您可要小心,特別是那個徐貴妃。”李照不免為這個雖然歸為一國之母,但柔弱善良的母後擔憂。
皇後一聽到“彥哥哥”,想到這個“離家出走”的兒子就更惆悵。
“母後,你放心,這回出宮,我設法勸彥哥哥回來。這個堂堂大唐太子總不能老是在野外練兵吧。”李照很有自信,她早就盤算好了。
王皇後相信地點點頭,“走,去用膳吧,今兒個本宮叫禦膳房準備了銀魚羹,是昨個剛從太湖運回的。”
“皇上,您明兒個要出宮了嗎?臣妾也想去,照顧您的起居。”後宮蘭蕙殿裏,一聲嬌柔的聲音。
“愛妃,朕何嚐不想,隻是這回朕是去辦正事,你去不方便。況且還有照兒陪我呢,你不用擔心。”李源放下平日的威嚴,在徐貴妃麵前顯得很溫柔。
這位能讓皇帝擺下架子的第二個女人就是後宮嬪妃之首徐真娘徐貴妃,雖然已有三十五歲,但依然美麗妖嬈,看不出是一位十七歲皇子的娘。她深情地看著李源,看似柔情,眼中卻藏了一把利刃。她心中的野心可不小。
“太子不在宮中,朕會把朝廷上的事交給善兒,韓盧億也會協助他,愛妃,你呢就好好督促善兒。朕對他其實也比較放心的,不像太子……唉……”
善兒就是徐真娘唯一的兒子李君善,也就是七皇子,比李照大一個月,但智慧似乎要比李照先幾年呢!李君善雖然隻有十七歲,但性情沉穩,胸有城府,李源很看重他。
聽皇帝這麼評價自己的兒子,徐貴妃不禁暗自驕傲。這回可是他們母子在朝廷上好好表現的實際啊。“善兒哪比得上太子啊!太子乃是皇後姐姐的愛子,而且又是文武雙全,是皇位繼承的最佳人選,隻可惜……”徐貴妃得意地眺了眺李源。
李源一聽更加生氣了,“真是恨鐵不成剛!”他皺了一下眉。他選出的太子——也就是李之彥,是嫡出,早在十年前的殲滅隋朝之戰中,年僅十三歲的李之彥就顯示出英雄本色,橫殺數敵。可惜他不適合在朝野政治上盤旋,最終還是執拗地離開了皇宮,去郊外的練兵場呆著。
這一夜李源在蘭蕙殿住下,他整晚都想著那隻三腳玉兔,那代表權力,掌握整個天下的權力。
而在熏風殿興奮得睡不著的李照來到望雲亭,看見一個高大的身影,手中握著一塊東西。“原來是劍哥哥,他也睡不著嗎?他好像有事……”李照看到李子劍孤單的背影,他口中似乎柔情*著“愁啊愁啊”,“我沒聽錯吧,劍哥哥也會這麼叫?!”這時李子劍抬起手,將那東西拎在半空中,這回看清楚了,是已塊形如淚珠的透明水晶,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剔透美麗,可是總覺得是那麼寒。
李照不想打擾他,無聊地回去了。
“芬兒,再給我拿點吃的!”這位公主嘴巴就是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