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理想的實現(1 / 1)

理想是和現實相對而言的,心理學有這種現象,一群孩子跳起來摘樹上的桃子,又大又紅的一顆就在樹梢上,任憑他怎麼跳,也無法摘取。這時候,聰明的小孩子是先夠著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哪怕桃子並沒那麼大那麼紅。而不聰明的小孩就是隻盯著樹梢的那隻,跳了半天也得不到桃子,直到筋疲力盡。這就說明,目標的製定必須以可以實現為原則。如果製定一個比登天還難的目標,那麼理想的實現隻能是望洋興歎。

這就是說,理想雖然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但理想也有科學與不科學之分。科學的理想就是從現實條件和各種矛盾運動規律中尋找到的,具有現實基礎的關於未來的合理想象。這種理想是可靠的,經過人的努力是可以實現的。而另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則是一種不科學的理想,雖然也植根於現實生活,但它沒有把握現實生活的本質和發展趨勢,因而是一種空想、幻想,不可能實現。

同時,理想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理想的實現總是同毅力相聯係。一個人沒有堅定不移的理想和信念,就不可能有堅強的意誌和毅力,而沒有堅強的意誌和毅力,也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人生在世,渾渾噩噩飽食終日,也是一生。而一個人無論多麼平凡都應該有理想,既可以有鴻鵠之誌,也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廣東五位老人就給我們詮釋了一個平平凡凡的理想故事:這五位老人都已年過七旬,都患有癌症。人生對於他們而言可謂是所剩無幾,每天都要服用大量的藥物維持生命。

在一次病友聚會上,五位老人萌發了改變這種壓抑、痛苦現狀的想法,他們決定一起駕駛自行車旅遊。也許是受夠了病痛所帶來的煩惱,也許是厭煩了終日等待死亡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年輕的時候都曾有過環遊世界的理想。於是,在理想的感召下,他們從封閉已久的車庫裏推出了那已積滿灰塵的自行車,開始了自己的旅遊計劃。他們在一起準備了6個月,這6個月來的每一天他們都做高強度的身體素質鍛煉。對於這五位老人來說,這種鍛煉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痛苦,並且極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但他們咬牙堅持著,為的隻是那個簡單的理想——騎自行車旅遊。

他們終於上路了,白天騎車前行,晚上搭篷夜宿,平均每天騎30多公裏,途中要受到各種困難的挑戰,勞累、疲倦,以及舊病複發,他們以羸弱的身體,創造了自己的生命奇跡。

當他們從粵北山區騎到南海之濱時,他們橫跨了十幾個市縣,完成了生命的最後壯舉。此時,蔚藍的南海用寬廣的胸懷擁抱著風塵仆仆的孩子,五個老人此時老淚縱橫,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燕雀鴻鵠皆可以言誌。理想不在乎大小,不在於攀比,而在乎腳踏實地,而在於堅持到底。一個擁有理想的人很高貴,一個實現理想的人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