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語有言:士可殺不可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寧願被殺死,也不要活著被別人侮辱。這句話其中就蘊藏了人的傲氣。在古代,人們都倡導應該有傲氣,同時也應該有傲骨。但是,在現代職場上,傲氣對你的職場生涯來說未必是好。所以,厚黑學告訴你,人不可以有傲氣,但可以有傲骨。傲氣會讓你遠離支持你的人,而傲骨未必就會。
人不可以有傲氣
在八年抗戰期間,無數個共產黨員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黨的尊嚴和榮耀,他們的氣節和正義足以讓他們傲視所有的敵人。他們可以說是有傲氣的人。可是,如果一個人隻有清高的學問,但是卻沒有高深的品德來配合自己的學問,那麼,他的學問和清高也就沒有什麼意義。所以,一個人不得有傲氣,但是也不能沒有傲骨。
楚懷王在位的時候,屈原擔任的是左司徒的職位。由於屈原學識很淵博,並且也有著很強的記憶力,所以,他在治理國家方麵很有才能,他治理其國家來非常有調理,也很有道理。此外,屈原也很有口才,所以,楚懷王很是信任和器重屈原。屈原在朝中和楚懷王一起商議國家大事、政令等,並一起迎接各國時節,應酬各國的君王。而同朝的還有一個官員,他就是上官大夫,他很嫉妒屈原,總想爭取楚懷王的信任。
有一次,楚王讓屈原製定國家的法令。屈原剛剛製定好初稿,就被上官大夫看見了,他想奪取這份草稿,但是屈原不給他。上官大夫由此對屈原懷恨在心,他在楚懷王麵前詆毀屈原:“大王讓屈原製定法令,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每當一道法令製定出來、頒布的時候,屈原就自誇說是自己的功勞,認為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做得了。”楚懷王聽了之後很是生氣,因此疏遠屈原。
在屈原被楚懷王疏遠之後,屈原雖知道,但是,他覺得自己如果向人妥協的話,自己也很沒有麵子。所以,他並沒有向上官大夫妥協,而是堅持著自己的傲氣。可是,正是這些傲氣,才帶來了屈原以後所有的災禍。所以,作為領導,在其位謀其政,這是自然的,但是,不要有傲氣,因為你的傲氣可能會引來同事的反感。
領導要具備一定的傲骨
上麵說到屈原被楚懷王疏遠,屈原對楚懷王的這種做法雖然很是不滿,但他也沒有辦法。他對楚懷王不能明辨是非感到痛心,所以他變得很憂愁和鬱悶,由此寫成了《離騷》。屈原用你《離騷》來表明自己的高潔心誌、高尚的品德以及廉正的行為。可是,他的這些都不被小人所容。
後來,楚懷王客死於秦,長子即位,並讓子蘭做令尹。由於子蘭同楚懷王的死有著必然和直接的關係,所以,楚國人很是怪罪子蘭。屈原對子蘭當時所做得事情感到痛心,他雖然被放逐,但是他仍然想著楚國,希望自己能夠會到朝中來繼續為國奉獻。但是,這不可能實現了。
子蘭聽說屈原對他心有怨恨,於是,他為了報複屈原,便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麵前進屈原的讒言,最終屈原被放逐到江南。屈原在江南看透了國家的現狀,並對國家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所以,他決定以死殉國。在臨死的時候,曾有人勸他放棄自己的傲骨,向上官大夫妥協,這樣自己才可以有繼續施展自我才華的機會。但是,屈原拒絕了,他覺得自己有傲氣,更不可以沒有傲骨。最後,屈原投到汨羅江裏自殺了。
雖然以前屈原是一個傲氣的人,但是,他最後沒有對那些奸邪小人屈服,仍然堅持了自己的傲骨,所以,此時他的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厚黑學提醒職場領導,你可以沒有傲氣,但是,你不應該沒有傲骨。
厚黑悟語
傲氣會讓一個人成為孤家寡人,而傲骨則不會,相反,他會幫助人們贏得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在職場上,一個人不可以有傲氣,但以有傲骨。作為職場的領導,傲氣隻會讓你的下屬遠離你,而傲骨則不會,甚至它還可以幫助你贏得下屬的尊重和支持。所以,職場中人要有自己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