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許州的八裏橋(1 / 2)

【各種求……】

阿思哈的好心情隻持續了三個半時辰,就在他懷著高興了些的心情享用晚餐的時候,從許州送到的緊急軍情讓他一瞬間裏胃口全無。

陳家軍在這天的下午正式渡過了潁橋鎮,也就是渡過了潁河。盧氏營之前麵對的隻是陳家賊兵的試探性進攻,現在四五千陳家軍氣勢洶洶的殺到,他們玩真的了,盧氏營自然就不行了。

隻有寥寥十幾個殘兵灰頭土臉的逃回了許州城,至於盧氏營餘下的人,就一個也見不著了。

就在阿思哈接到秦光遠急報的第二天下午,數以百計的騾馬犍牛拖拉著數十門大炮和一車車的軍需物資,在數以千計的陳家軍的拱護下開到了城垛有些破爛的許州城外。

秦光遠從望遠鏡裏看到那一門門大炮和幾千陳家軍將士鐵甲閃閃放出的光亮後,臉色要多苦澀有多苦澀,他剛剛進到許州城,連破損的城防修補都還沒做出成果。在西北很敲了陝西綠營一棍子的陳家軍就已經出現在自己眼前了。秦光遠都要哭了,這讓他怎麼打?

秦光遠打過最苦的一仗就是在巴裏坤當參將時,隨軍平定大小和卓之亂。那一仗清軍打的很不錯。就是陷入敵眾我寡之境的時候,也每每能奮戰破敵。

可是河北鎮是西北的綠營精銳嗎,人人敢戰?開封城守營是北京的火器營嗎,不但人人披甲,還有全大清製作最精良的槍炮?阿思哈的撫標又比得上西山健銳營麼?那是皇帝從整個八旗裏挑選出來的精銳。不管那些兵丁願不願意拚命,他們被選進了健銳營,成為了乾隆皇帝口中‘滿洲舊藝’的承襲者,打起仗來就隻能拿出敢死隊的架勢來拚命!

比如大小和卓那一戰,健銳營表現就甚是突出。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能打,被清廷宣揚了這麼些年,在一般官員軍將心中,西山健銳營也成為了在京八旗的精銳了。

秦光遠很難想象自己這支來源複雜,人數還並不占多少優勢的部隊,與城外那支怎麼看都武備強出不止一籌的隊伍拚殺,究竟能有多大的獲勝的希望?這根當年有太大的不同了。

八裏橋,雙邊兵馬很有默契的向這裏移動。八裏橋,許州的八裏橋,而不是北京城外的八裏橋,在後世這個地方被改名為灞陵橋,旁邊立起了一座關帝廟,因為這裏相傳是關公挑袍之處。

橋高於水麵丈許,為三孔青石橋。河麵寬十四五丈,並不怎麼寬的河麵,現在攔堵在陳家軍麵前。

陳家軍抵到八裏橋對岸後,一個勁的就在修築陣地——炮兵陣地。

陳鳴的算盤很清楚,他就是要用優勢炮火把對麵的清兵轟的肝膽俱裂,然後一個衝鋒就能拿下對麵的陣地。陳家軍陣地裏豎起了一個高高的瞭望塔,陳鳴站在上頭舉著望遠鏡,大致估計了一下對麵的清兵數量,應該都不到2000人。而他們的大炮如果沒有隱藏的話,那就隻有15門了。

別問陳鳴為什麼知道的這麼精確,誰讓清兵炮位修築的那麼明顯呢?

騎兵營撒馬跑開,嚴密監視著青泥河左右。他不怕對麵的清兵過河搞偷襲,隻要給陳家軍一點點時間,披甲上陣的陳家軍甲兵就能在肉搏中教綠營兵怎麼做兒孫。在真正的實力麵前,搞詭計不能說沒用,可先決條件是擁有優勢戰力那方的將帥腦子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