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雍乾三代滿清帝王眼中,線膛槍【來複槍】的實際效用與造價是很不成比例的。它的射程是比普通【滑膛槍】的火槍要遠出好幾倍,但是填裝太艱難,射速慢的很。這樣的武器不管是康麻子還是乾隆,都一點不在意的,因為它們的射速太慢了,在正麵戰場上根本構不成戰鬥力,而且造價昂貴。
在康熙和乾隆年間,滿清內務府都有製作過十喜花膛鍤子槍,就是一種線膛火繩槍,槍筒與槍托用四道銀箍連結,因為是皇帝用的麼,前後都有非常精美的雕飾,並且槍筒後部有錯銀鍍金的“喜”字,槍托分別鑲嵌銀、螺鈿、象牙花蝶、銅奔龍、獸骨等。這種槍的有效射程能達到160米,精準度很高。以為這種槍的槍膛中開有直線槽。
年近六十的乾隆早就把這種槍忘在腦後了,可現在傅恒這麼一提,他就立刻想了起來。如果把火繩改作燧發,再小心謹慎一些,即使老天爺在刮風下大雨,擊發也是不成問題的。
這種早前在康熙、乾隆眼中都不值一曬的武器,現在有感於滾河之敗,讓乾隆猛地認識到,原來這種武器還能當‘刺客’啊。
想象在陣戰之中,距離幾百米之外,一槍斃命。一顆小小的子彈,一杆很普通很普通的來複槍,那就能改變一場戰爭的結局,影響這場戰爭的勝負。
“此事要明發天下,今後但與陳逆對陣,官軍要謹防此事。”
“皇上……”傅恒提議清廷對外說起滾河之敗的時候,隻說陳逆刺客陰毒,手段陰險,致使一大批高級軍將或死或傷,根本無力指揮部隊,所以大軍才就此崩敗。但永瑞大軍的傷亡數字不要對外公布。朝廷說一聲‘敗了’就足矣了,就夠丟人的了。
而如此一來或許還有不少人好奇官軍的損失究竟有多大,但誰也不會認為兩千荊州駐防旗兵會損失七八成之巨!
……
三希堂裏。六位軍機大臣退下去後,氣怒衝心的乾隆來到了這裏,鋪開紙張拿起禦筆,準備寫幾個大字靜靜心。但他錯估了滾河之敗和1500旗兵的損失對他的影響力了:‘啪嗒……”
在外頭伺候的太監宮女一個個勾著頭,恨不得整個人消失了去。主子生氣的時候就是奴才要遭殃的時候啊。乾隆很少有怒氣衝衝的時候,可他發起怒來,很要人命。
吳書來勾著頭立在怒氣勃發的乾隆皇帝背後,眼睛恨不得都閉上,但他不敢,否則乾隆一轉身看到了,他不死也要脫層皮。所以他看著乾隆把自己素來珍愛的宋鈞窯天藍釉鼓釘瓷洗都給摔個稀巴爛,幾案左首的玉如意,右首的梅花坑端硯,全給砸的粉碎。
一路順風順水,性格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簡直難以想象這一場汝州之亂會讓後世人怎麼看待自己。真正的太平盛世會有如此劇烈的起義嗎?他的臉麵都給丟盡了。
而且四省大軍,四萬餘人馬,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一敗塗地,曆朝曆代放到任何時候這都稱得上是滔天大亂。乾隆更怕這種起事給天下漢人傳遞出的那一種不好的潛在意識……
就像原時空曆史中,乾隆三十九年平定了山東清水教王倫起義的清廷挖空心思、別出心裁地創製出一種棋類遊戲——拿王倫,並推行全國,讓老百姓都學下這種棋。這是為什麼?清廷的震懾意義如此露骨,這可見王倫起義給清政府的打擊有多麼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