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如何吃大戶【各種求】(1 / 2)

鄖陽府是個窮地方,可再用的地方也有家財萬貫的大戶。

尤其是鄖陽府這個山多林密的地方,鹽鐵、糧食、布匹,全都是發財的好門路。隻要你能走通官府,那就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要知道鄖陽府與四川臨近,是兩淮私鹽與川鹽的交彙處,而川鹽在向湖廣滲透的過程中始終被兩淮鹽商死死地壓著,這就給私鹽留下了巨大的活動空間;而且這裏雖然有鐵,但人口眾多,鄖陽府本地所產的鐵料根本不足以供應所需。還有布匹,這地方連種糧食的地都不夠,哪有空地去種棉花?布匹幾乎全部依靠外來。

這些全是財路,眼睛看得見的財路。

鄖西縣作為鄂西北邊陲,北依秦嶺,南臨漢江,不說地理有多麼的重要,就說它臨近四川和陝西還挨著河南,先天上就注定了這裏是四川私鹽販運到陝西、河南以及湖北的重要通道之一。

當然了,四川私鹽流入進河南的還是少數,進入陝西更多是走漢中,就像進入湖北的更是多走宜昌。鄖西這裏隻是眾多的通道之一。可就是這樣的‘通道’也養肥了好些大戶土豪。現在擺在陳保廣仨麵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吃大戶!

吃了大戶,才有錢糧繼續收攏流民難民啊。

偃岔口的穆春芳便是鄖西最出名的一戶。

當初鄖陽府組建民團的時候,穆春芳帶頭捐獻了3000兩銀子,組織起來的商賈鄉紳一共為鄖陽府捐獻了小兩萬兩白銀和上千石米糧。

現在陳保廣仨占據了鄖西,他們也沒有把穆春芳忘了。偃岔口穆春芳老宅。

一個小孩指著村裏最高的那個門樓,說:“那就是穆大戶家,全鄖西最有錢的人家,早前就是他帶頭第一個給官府捐了三千兩銀子。”

小孩身後聚集著一群的陳家軍童子軍,也都是十四五歲大小,即將進入成年的。

為首的人是個孤兒,叫劉成山,才十四歲,可在童子軍裏卻是眾望所歸的隊長,一些十五六歲的孩子都沒他威望高。

劉成山鄙夷的看著那個門樓搖了搖頭,道:“給官府捐錢?他不是錢多的燒手吧?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嗎?”

“我還騙你不成?”領路的那個小孩說道,“官府拉民團打仗也要用銀子,征兵打仗,俺們這的富戶納捐是常有的事。”劉成山是安徽人,在他的記憶裏,自己很小時候就隨著爹娘外出逃荒了。一路艱辛的跑到鄖陽,爹死了,娘死了,打小在流民群裏長大,對於富戶納捐這些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多少少都聽說過的事情,他卻是覺得很驚奇。

“這穆家好幾代都做私鹽布匹生意,家財萬貫。這次他們家是第一個帶頭捐了三千兩銀子,鄖西縣裏捐的最多的。”那領頭的小孩臉上全是羨慕。他現在也是童子軍中的一員了。

陳鳴很喜歡招收幼童,他認為這樣出來的人會更加的忠誠忠心。而且小孩子便易塑造,可以成為將軍府所需要的新朝官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的這一思想直接就影響到了陳家軍的方方麵麵,陳保廣、陳保生和黃守貴仨嚴格遵守這一‘規矩’,對於手下的小孩並不以為是累贅,而是妥善的養護起來。並且組織起童子軍的框架。一些小事也放手讓這些年齡大點的童子軍去‘勞動’。比如站籠跟前當守衛,和眼前來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