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參軍,招工【求訂閱】(2 / 2)

這些消息就是張有利每每飯後大擺龍門陣時的談資,因為工作隊隻派出小分隊來桃花集上進行過宣傳,戲台是搭在但店鎮,那裏是羅田的第一大鎮。張家有輛驢車,就是最好的工具,每次回來張有利就會帶回一些新鮮消息,每每說出都會引來無數聆聽的耳朵。

張有利特別享受那一刻被人簇擁的感覺。

對於他這個無財無勢的窮人來說,也隻有在這一刻能夠享受到被人尊重和熱捧的滋味了。尤其是在決定讓張有財和張大山去當兵之後,每當遇到‘某些人’對複漢軍表示出不屑的時候,張有財都會跟人爭個臉紅脖子粗,張王氏也曾勸他。

“狗屁。你以為他們真的支持滿清朝廷啊?他們就不想看到咱們窮人翻身!”

宣傳隊的很多話都被張有利記到腦子裏了,他也覺得那些人說的真叫對。窮人在土地裏刨食一輩子也是窮人,也要給那些地主當牛做馬。就像張家租了集上李財主家六畝地,三成五的租子,每次見到李家人了,老遠都要陪著笑臉。李家有用到驢子的時候,招呼都不大恨不得就直接牽著驢走。

桃花集不大,人也不算很多,但有窮就有富,有如張家這樣的,就也有盼著複漢軍垮台的。

打定主意的張有利對外麵的喊聲不以為然,忙活著給石槽添水。可張王氏眼睛卻越聽越亮,“當家的,聽到沒有,每月一塊銀元,管吃管住。”

自己婆娘心理麵念叨的什麼事,張有利心裏很清楚,她就是舍不得讓大山去當兵。張有利的心也不是鐵做的,他也不舍得自己兒子出去打生打死。當初張有財還跟他說過,留下張大山,給老張家多留一條根。如果他在戰場上有個好歹,也好過繼到他名下一個,不讓他在地下做孤魂野鬼。張有利堅持讓兒子也去當兵。不送兒子走,而把兄弟送走,白的二十畝地,張有利的臉皮沒這麼厚。之前就因為這事兒修理過張王氏了,現在張王氏這是又犯糊塗了吧?

“你是不是又想找打啊?我給你說了,這兵,老五去,大山就去;大山不去,老五也不去。我張有利窮是窮,可也不是賣弟弟命的哥哥。你是不是想讓我走到外麵被人戳脊梁骨罵啊,讓大山、大海、大江都被人罵是黑心肝的兒子啊?啊?”

張有利麵紅耳赤,這是他的底線,他就是再窮,也絕幹不出讓弟弟去賣命,自己一家窩在家中過好日子的事兒來。不僅如此,張有財和張大山如果都死在了外麵,將來張大海就是張有財的兒子,張大江的兒子也要有一個過繼到張大山的名下。

……

“武昌城裏的趙家,趙百萬家,你不知道?那是咱們湖北一等一的豪富,幾百萬家勢。現在趙家公子就是武昌的知縣大老爺,趙家開的工坊那是得過政府知會的。幾十萬複漢軍的軍帳、被服、鞋子、帳篷等等,都是這元祥製衣坊承接的……”

“進去就一塊銀元起,包吃包住。一個月許一天的假,過年放五天的假,還有年禮,這待遇你上哪找……”

外麵的聲音伴隨著鑼鼓聲不停地傳入張王氏的耳朵,同時傳進來的也有招工的條件,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小夥,眼睛不好的不要。當然你要是會裁縫衣服,那二十歲以上的也要的。製衣坊裏是講手藝的,手藝好的人,四五十歲也是大師傅,給高薪,最高一個月給二十塊銀元。薪水還會隨著工齡的增長而增長,至於什麼是‘工齡’,就是你上工的時間,一年加一級,照著技術、職務標準,工資福利都有漲……

張王氏回到屋裏可惜著,張家現在三男二女,隻有大兒子張大海十七歲了,夠到了這標準,下麵的倆小子最大的才十四。

但在這個家裏,張有利是天,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張王氏再舍不得兒子,也隻能忍著。

三天後,順利通過了體檢,應征入伍的張有財和張大山回到了家裏。張王氏和張有利看著倆人剃成了禿瓢的腦袋,和身上穿著的大紅軍裝,淚水止不住的就流了下來。

兩張地契和軍屬證書,還有二十塊銀元被張有財、張大山全部交給了張有利,張有利分出一半遞給了張王氏,“去,買些好酒好肉,讓大海、大江去請族裏的老輩人來……,咱們辦個酒,給老五還有大山送行……”張有利本來以為自己不會哭,可現在他哭的鼻涕橫流。

剩下的十塊銀元他一人五塊塞回了張有財和兒子張大山手裏,“這錢你們拿著。隊伍上遇到什麼事了,有銀子好過難。今後能奔出個什麼前程,就靠你們自己啦……”張有利哭的都說不出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