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水師有動靜了(2 / 3)

來寧波和上海的法國人帶來了大批的燕窩,很多還是珍貴的血燕,陳鳴現在也過上了用‘燕窩漱口’的日子了。這個東西雖然在中國發揚光大,成為一道養身珍品,可主產地卻是在東南亞。

近來西班牙人很少直接到中國來貿易,法國人取代了西班牙人往西的地位,他們跟盤踞在後世印尼位置的荷蘭人,以及暹羅劃傷,也就是後世泰國的華商,每年都將大批的燕窩、蘇木、番銀、檳榔、烏木、呀蘭、稻米、海參、鹿脯、牛皮、玳瑁、火艾棉等等輸入中國。

歐洲商人與中國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很清楚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這種觀念雖然跟他們的文化、思維完全不相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利索的拿來‘用’。燕窩就是歐洲人送禮的一件非常不錯的法寶,而歐洲人本身對於燕窩卻是絕對抵製的——他們認為燕窩就是:“這些明膠狀的東西其實就是一隻大燕子-金絲燕-消化後吐出來的某些海草的渣滓!”

因為時間和時局的問題,今年的外貿交易注定是小打小鬧。但一個好的開頭,那就意味著成功的一半!

看著眼下江浙官場一幫人忙的焦頭爛額,陳鳴本來要放出消息,重修《明史》的。這事兒他已經跟老爹通過氣了,陳惠想的更遠,未來不僅要重修《明史》,還要修《清史》。當年朱元璋也下令修了《元史》,沒道理陳漢不修《清史》的。

他們借此機會可以收攏去一大批有聲望的讀書人。因為修史這個東西對於傳統的讀書人殺傷力極大,這些人或許不把陳漢給出的官位當做一回事,但絕對會珍惜修史的機會的。

江南作為人文薈萃之處,名家甚多,自然就是‘重點區域’了。

陳鳴也想借著機會把一批在地方上有名望的‘高德名士’送去河南,省的他們在江浙吧啦吧啦,說三道四,淨給他添亂子。

但是現在看看江浙官府的工作量,陳鳴覺得還是再等一等吧。

等到年尾,大軍也當拿下廣東和江西了,那樣再提出修《明史》也更有底氣。

要知道滿清編撰的《明史》雖然有很多讓人惡心的東西在,但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是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記述之完善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明史》縱然有很多不實,但仍得到後世不少史學家的好評。

“殿下,清軍的水師有動靜了。”

劉武興衝衝的奔到他跟前,手中拿著一個細窄的小紙條。這是飛鴿傳書!

……

藍色的海麵上,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在向著珠江口方向航行。

嘩嘩的海水派擊在船舷,一道道白色的水痕迅速泛起又迅速消失在藍色的海麵上。赤色的軍旗飄揚在一根根高大桅杆上,它們就是複漢軍現在的東南水師,一個集結了福建水師、張球船隊兩大力量的龐然大物。

即使把六七十艘船齡老舊的戰船退出一線戰鬥序列,東南水師現在也有一百四十艘以上真正意義上的主力戰船。而且它們全麵更新了武備!

那些老舊的小炮、笨重的舊式火炮紛紛從戰船上被抬下,或是報廢,或是回爐重造。

一個多月的時間,福州槍炮分局的生產加上南京轉運過來的火炮,整支東南水師的火炮煥然一新,火力陡然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而且隨著這批鐵模鑄炮的抵到,一種新式武器也被送上了戰船。它就是火箭彈,正式名叫火龍彈。

陳鳴也不知道火箭彈對於海戰能起到多麼大的作用,一些都是他憑空想象的,這東西被他‘發明’出來的第一針對目標是北方的滿蒙騎兵。

海上的火箭彈,路上的火箭炮,這都是這一構思延伸出來的產品。

眼下的廣東之戰,就是火箭彈在海上的第一次‘實戰應用’,那麼是騾子是馬,到了溜出來看的時候了。

陳鳴很相信張球、葉相德打海戰的本事。沒有真本事,張球早就死在吳必達手中了,而葉相德不管是清軍水師方麵,還是張球船隊方麵,對之陣仗水準評價都很是正麵。

這樣的統帥加上武備更新、士氣很不錯的軍隊,沒道理敗給劣勢中的清廣東水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