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上國之恩(2 / 3)

這等人往往被公差一枷,一條命就去了一半。

李琨記得很清楚,那日縣衙門前枷了七個人,結果第二天就死了五個。他在城外還見到當地的農人的孩童,真是瘦的如柴火棍一樣,不管男的女的,隻有一個肚兜或是褲衩遮羞。可見官府對當地的壓榨有多麼厲害。

誰讓海南這裏的糧食能一年三熟呢,誰讓湖廣被陳漢卡著,滿清缺糧食了呢?

瓊州本身在官場上又沒什麼得力的人脈大佬,不壓榨這裏,還去壓榨廣州嗎?

如今這才過去一年,這些瘦骨嶙峋的農人就一個個都氣色紅潤了起來。就是海南本地的士紳也對陳漢的統治極少有反抗的,滿清對當地的壓榨實在太狠,而當地的農人和黎民,現在就更不用說了。整個瓊州府除了那些與複漢軍有仇的外,估計都沒幾個人再去懷念大青果。

要是複漢軍再晚打過來三五年,李琨實在不敢想象瓊州府會變成什麼模樣。

估計海南的黎民多半會再度造反,然後被清兵撲殺。

現在複漢軍拿下了海南,一切就都不同了,不管有錢的還是沒錢的,都得到了重生。看著眼前這一個個喜氣洋洋的鮮活麵孔,李琨都不由得有點小得意,因為陳鳴是他妹夫啊,陳漢王室是他家的姻親啊。是他的妹夫救了整個瓊州!與有榮焉,與有榮焉。雖然這個秘密始終不足為外人道。

“王頭,時間差不多了……”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輕輕走到農貿市場外一間小屋子裏,在安保隊長身邊,恭敬地提醒道。

這個少年是疍民,後者的真實來源已經遙遙不可考,但曆朝曆代都被歸入賤戶,少數疍民上岸居住還是雍正年間廢除天下賤籍以始,隨後的日子裏疍民上岸居住的越來越多,可這些人還是很受當地百姓歧視。

複漢軍奪取了江南,攻入浙南和閩北,已經廣東的時候,疍民一直是最支持複漢軍的人家。因為疍民願當兵的多啊,當個大頭兵就有軍功田,這是疍民人家多少年來的渴求。

少年家裏就有一個哥哥當了兵,少年自身的年紀很尷尬,又不願意在田地重地,跑來農貿市場的安保隊當個小兵,他隻能算安保隊正式隊員的後補,少年也幹的有滋有味的。

這個農貿市場聽說日後還要發展為商貿市場,少年現在已經知道什麼叫市場叫商貿了,文昌縣依靠著清瀾港,自身又是瓊州府人口聚集地區——東部——的人口重地,有發展商貿的潛力。而對於少年來說,也堅信自己會在不久後的商貿市場上學到更多更有用的東西。

少年平時就跟在隊長王忠身邊讀書習字,兼且幹些雜活。小夥子會察言觀色,腦袋瓜子也聰明,因為很得王忠的賞識。

王忠是退伍軍人,南洋船隊水兵,人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早年吃不上飯,跟著叔叔一塊投了洋匪,然後轉到了南洋水師。打廣東的負了傷,腿上挨了一彈片,大腿上掉了半斤肉,好不容易活下來也在部隊裏幹不成了。退伍回到文昌縣老家,被安置到市場安保隊。

王忠看了一下左右的落地鍾,這是廣州產的,差十分就八點了,確實到時間了。“老劉,大牛,招呼弟兄們上崗。把外麵的柵欄一開,大傘撐起來。”幹完十分鍾也就過去了,就可以放人進市場了。

占了文昌縣東城老大一塊地皮的農貿市場,真放眼來看,也並不是多大。

當早上八點的鍾聲在小屋裏正式敲響的時候,停留在外頭似乎已經好久了的黃色長蛇開始蠕動了起來,李琨能看的清楚,街上那些拉著糧食來賣的農人臉上蕩漾的高興。

……

安南嘉定【胡誌明市】,湄公河三角洲,兩艘來自中國的商船緩緩停靠在了碼頭的泊位內,這是很少見的一幕。自從廣東被複漢軍拿下以後,就幾乎沒有中國的商船再到過這裏。

兩艘中國商船打著赤色的旗號,這不能不讓廣南國的人想到橫行在安南外海的南洋艦隊。

那些相對於廣南國水師強大了許多許多的戰船,就是掛著這樣的血旗。

這是不是一個標誌呢?標誌著嘉定港這個廣南國首屈一指的大港口,終於結束與中國長達一年半時間的的隔絕,雙邊重新恢複了商貿往來呢?

這兩艘中國商船內滿載著廣南所急需的布匹、鐵料,除外還有瓷器、茶葉等物品,但最重要的是這裏麵有一個年紀三十來歲的中年人,他叫陳保廣。

下了船後的陳保廣,不聯係商人,也不關係嘉定的貨價,而是徑直前往鄚天賜在嘉定的落腳地。即使他明顯知道有人在跟著他,陳保廣也大搖大擺的上門了。

“莫大人【鄚天賜的正式官職是河仙總兵麼】當知道,鄭信已為暹羅之主,以河仙彈丸之地而與暹羅生分,這讓太子殿下感到很為難啊。”

莫天賜已經七十二歲了,可身子骨硬朗,讓坐了一趟船就消瘦了四五斤肉,現在還覺得身子有些虛的陳保廣是頗為羨慕。

陳保廣伸手止住了莫天賜的套話,現在莫天賜手中本錢全無,他說些套話一點用也沒有,陳保廣也不願意聽。

“此事朝中爭議甚大。太子殿下也不能乾坤獨斷。是以,本官此來嘉定押解火槍五百支,火炮十門,兩船布鐵,外加絲綢、瓷器、茶葉等物,作為大人東山再起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