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天下大勢南盛北衰【第三更】(1 / 3)

“報——,河運總督李大人急報!”

“報——,登州急報!”

“報——,寧海州急報!”

……

時間進入到八月下旬,即漢中的複漢軍猛攻甘肅之後,陳漢中央也以太子陳鳴為帥,親自提領水陸炮兵三萬餘主力跨海進攻山東。這個消息陳漢根本不遮不掩,大大方方的亮給乾隆看,可乾隆讓人失望了,他並沒有拿出自己手中珍貴的八旗新軍去山東。

欽差大臣傅恒身邊確實有一批八旗新軍,可那隻有五百人。

陳鳴的第一手棋沒有立刻就落在膠州灣,而是下在了煙台,立刻就讓膠東半島上大批的清軍聚攏到了登州府。而後山東境內的混元教和清水教義軍也劇烈翻騰起來,魯東南、泰安一道又一道軍情急報送入簽押房,幾乎不比膠東差。這兩邊一道道軍情急報連續不斷的送入濟南城,讓巡撫衙門裏冷冽冰寂的氣氛更加濃鬱。

八月底的山東巡撫衙門簽押房分外難熬,幾位衙門經曆都想請辭這個被戲稱為‘小軍機’的地方了。這還哪有往日風水寶地的景象啊?

每位大佬的臉上都能刮下三兩寒霜,每天刮三次都刮不完!

“張大人,如今天下大勢南盛北衰已成定局。在下就不空談什麼大義大非,就算是張大人為了自己考慮,為了家人族人考慮,也該棄暗投明,舉旗反正啊。”

“大人莫不是妄想以膠州之水陸兵,抵擋我數萬大軍?”說話人哈哈大笑。“非是在下小瞧膠州兵馬,這實乃是螳臂擋車之舉啊。以我大軍之力,以我朝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傾力一擊,區區膠州,片瓦無存,皆化為粉齏也。

以小力逆大勢,實屬自取滅亡。大人當三思而後行。”

“再說大人可能還不知,我家太子殿下多念起您之功勳。前年張大人在魯東能愛護農人百姓,約束軍士,少造殺戮,此之功勳可勝過十場大勝。”

張大人臉色頓時動容,“先生莫不是框我?”

“我何必欺騙與大人呢?此事所知者甚廣。卻不是在下胡謅亂編。

太子殿下對大人甚是好感,大人何不就此撥亂反正,保全膠州百姓生民一方平安?”現今的陳漢兵強馬壯,軍費充足,主力軍地方守備軍,兵多將廣,兼能征善戰。滿清的八旗雖然算上了漢軍旗,還搜光了其下的滿漢蒙包衣諸旗,但新軍總數也隻區區五萬人,而且軍械上校半數還是老式的鳥槍。

乾隆肯定是想將所有的新式槍炮都裝備給八旗新軍,但他必須考慮到地方的感受,考慮到綠營的感受。乾隆不敢冒那個險,所以八旗新軍到現在燧發火槍也沒有配齊。

而複漢軍守備部隊乃至主力部隊裏,雖也一樣存在著大量的鳥槍和冷兵器部隊,但更換裝備的部隊人數已經早早勝過清軍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複漢軍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士兵丟掉冷兵器,換上燧發槍。因為不管是錢糧還是規模、人力,複漢軍的槍炮局比之滿清的兵仗局都要大的多。“大人所在的膠州乃此役首當其衝之地,真要隨滿清一路走到黑,戰事一起,膠州必會被清蕩顛覆,此一意孤行非智者所為啊。”

坐鎮膠州的現任山東曹州鎮總兵張全順麵前的這位陳漢說客,已經是第三次來到他門前了。張全順再也做不出‘冷冷一笑,端茶送客’的舉動了。因為複漢軍真的就殺到了,昨日黃昏一艘打著複漢軍旗幟的西式帆船就在膠州灣口溜達了一圈,然後遙遙而去。張全順心裏明白,複漢軍這是真的要來了。他如何再敢‘給臉不要臉’?那樣接著他就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