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喊殺聲和槍炮聲一陣陣的從錦州上空傳來。
清軍的防禦崩潰了,錦州城被炸塌了,與錦州的城牆一起崩塌的還有清軍的軍心。進攻的複漢軍一口氣從倒塌的城牆缺口衝到了錦州東城的功德大牌坊。
而在清軍八旗整體潰敗的錦州城外麵,圍繞著錦州這片不大的地方,一條條戰壕當中都鋪墊著屍體,土石構成的胸牆早已經破破爛爛。橫七豎八的屍體中有人穿著棉甲的八旗兵,也有披掛著胸甲的複漢軍。即使已經陣亡,還有不少屍體還是扭打在一起的,甚至有的士兵都是兩邊同歸於盡!
負責守衛錦州的清軍八旗之前表現的相當頑固、堅韌,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守衛的是什麼,他們的家人可都在他們的身後。而全軍都處在大整編期間的複漢軍,對於錦州的進攻又隻出動了一個旅。這讓很多八旗士兵都看到了希望。這也是錦州之戰持續了多日,並且打的相當激烈的最大原因。
但挺可惜的,如此做的複漢軍也沒能吸引來更多地八旗兵。
發須花白的海蘭察放眼望出去,整個錦州城都已經是一片血色了。
他所在的地方滿清的龍旗猶自飄揚。可是四下望去,隻有一片兵敗如山倒的慘狀。寬闊的戰場上,到處都是抱頭鼠竄的八旗兵,他們身後追逐著一支支複漢軍追兵,如同一片紅色的浪潮,翻滾湧動,一波波的拍擊在逃散的八旗隊伍上。一麵麵龍旗反倒地上,清軍的旗幟被複漢軍大步流星的踩在腳下。他們就像是大雪遇到了沸水一般,就看見每被複漢軍追上的八旗潰兵就要被刮下一大塊來。
隨著錦州城牆的被爆破,作戰意誌崩潰了的八旗兵的戰鬥力也降到了底穀。
海蘭察已經將麾下的親兵都派了出去,人人手握鋼刀,想要阻擋住大隊大隊的潰兵。可是這些被阻擋住下的潰兵卻丁點也沒有再回頭廝殺的勇氣。戰爭都變成了一邊倒的血腥屠戮,清兵在複漢軍麵前隻有死的命運!作戰意誌都崩潰了的這些八旗兵,要真的返回去了不過是白白的送死而已!
海蘭察什麼都沒有說,看著這些哭泣叫喊的潰兵從眼前逃去。但是這一逃之後的八旗還能再鼓起勇氣嗎?隻有老天爺才知道這幾天他心裏實際上有多麼的暢快。
是的,錦州的戰爭場麵上清軍始終處在下風,被複漢軍的優勢火力摁在地上摩擦了再摩擦,要不是後者人數少,錦州城可能早就破了。
可看著戰場上,頂著複漢軍的優勢炮火堅守在陣地上的八旗兵們,看著那些死傷嚴重但還在咬牙堅守著陣地的八旗兵們,海蘭察一邊為八旗流的鮮血心疼,另一邊卻在為八旗鼓起的勇氣而高興。
隻要八旗能秉著這樣的勇氣,這一戰就算敗了又如何?
北麵的森林大山之中有的是他們縱橫的戰場。隻要所有的八旗兵都不懼死亡不畏犧牲,複漢軍的戰鬥力就算再強,也無法做到將大清徹底碾碎。
海蘭察從來不認為撤退到大北方,撤退到俄國人的地盤上是一個好法子,好退路。
那冰冷的鳥都不拉屎的鬼地方算什麼活路?一去萬裏,七八月就飄雪花,春天都過了還下大雪的地方,八旗進去了還出的來嗎?而且現在打仗靠的是槍炮,撤到了那裏,八旗兵手中的槍炮彈藥能夠保證嗎?俄羅斯要有這個能力保證數萬大軍的軍需用度,他們在貝加爾湖能被漢人打的這麼慘嗎?
俄國人在北麵本就沒有多少人,這就可以看得到他們的力量。俄羅斯人願意收留八旗,真的就以為他們是好人了?人家這是拿八旗當擋箭牌,因為波將金的插手,俄國與漢人已經結下了梁子。俄國人是拿八旗來抵擋複漢軍對他們遠東地區的威脅的。
可是今天錦州城牆的蹦倒,八旗兵們‘麵目全非’的垃圾表現就像一盆冷水破滅了海蘭察心頭所有的期望和炙熱。眼睛眨一眨,老母雞也變不成鴨子。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可以用在某一個人身上,卻很難在某一個團體上體現。
戈什哈架起海蘭察往北逃去,“大帥。現在大勢已去,快逃吧!”
海蘭察還沒有說話,他身邊的戈什哈也沒必要聽海蘭察說話,直接加起來就走。海蘭察這十年裏都不知道打過多少次敗仗了,他身邊的這些戈什哈對於戰場逃命可有經驗的很。而這恰恰也是滿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