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頭憤怒起來的雄獅都會用挑釁者的鮮血來澆滅自己的怒火。
西班牙人就是個例子。
陳鳴立刻著手大都督府調遣兩萬人的增援部隊前往美洲,之前的計劃是調派一萬人就夠了。美洲的國防軍全部裝備的是米尼步槍,還配置了不少的六角炮,西班牙殖民當局組建再多的士兵也沒個卵用。
可是陳皇帝的怒火不是沒有作用的,一萬人的援軍馬上翻了一番。
雖然這筆毫無征兆的‘突加開支’讓大都督府暗暗吐了一口血,可他們也隻能忍著,然後把所有的鬱悶都發泄到西班牙人身上。
兩萬軍隊這個數額就顯得有點大了,不可能全部從禁衛軍中抽取,之前的駐屯軍裏就有一半人手來自陳漢最最精銳的禦林軍,現在這兩萬人再都從南京抽調,那就不僅是抽取‘禦林軍’四成還多的兵力了——太多了,而且還搶占了別人的機會。
是以,兩萬份額,禁衛軍占了一半,剩下的一萬人,五千人來自天津,五千人來自東北。
可是非常趕巧的是,南京的報紙輿論剛剛炒作了陳皇帝對英國人的‘憤怒’,然後緊接著就調兵遣將的,民間就立刻謠言四起——不知道多少人在信誓旦旦的說,中英要開戰開打了。天兵就要進軍印度了,皇帝還要派水師艦隊萬裏遠征歐洲,要進攻英國的本土。
躺著也中槍的英國人難受的都要吐血了。因為這謠言剛剛發起,就動搖了英國與中國貿易的往來。
因為眼下中國的飛鴿聯係真的很方便很方便。從南京到廣州,普通的飛鴿傳書也用不了一天時間。而從南京到上海,那用時就更短了。
上海、廣州的英商被突然間生出的中英要開戰的消息給直接打懵了。
可實際上這些軍隊是去美洲的。
韓騰很清楚現今中英之間的‘友好’關係,所以對於中英開戰的謠言他一點不信。如果中英間的關係有變,他肯定是第一批得到通知的人。中華銀行同商貿銀行等多家銀行一起,可已經把一部分業務發展到歐洲去了。
現在主要的合作方就是英國的銀行界。
而中英交惡,甚至要爆發戰爭,會對金融銀行業有很大的影響。
是的,之前在工商署任職的他,一直做到了工商部的左侍郎。但他作風上有點不檢點,被人舉報說跟下屬的妻子有染,真的假的且不去提,事情是在韓騰謀求工商部尚書的時候爆出的,然後他就被調去銀行係統了。
韓騰手中的權利實質上並沒什麼縮小。中華銀行是中國的央行,作為央行的一把手,韓騰還是銀管會的領導階層,也就比銀管會的老大陳繼卿小那麼一丟丟,享受的是正二品待遇,雖然官銜依舊是從二品。
但是從政界轉到銀行係統,他的前途也就到頂了。
他再向上爬也越不過陳繼卿去。人陳繼卿是宋王的長子!但他要有朝一日從銀行係統殺回政界,那一躍都有資格去肖想財政部的副部長。
所以半點中英交惡的內部都沒聽到的韓騰,對於這幾日南京城裏的謠言是嗤之以鼻。
他今兒來皇宮,也不是為了這個謠言而來的,外貿交易受影響那動的應該是工商部,而不是他。韓騰此次來是為了即將發行的金銀幣的事兒而來的。
兜了一大圈子,中國又要搞金銀幣了。可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既然做出了金本位的決定,你就不能限製紙幣與黃金的等值交換,不然那還算是什麼金本位呢。
中國現在的金融政策,華元【紙幣】不僅可以兌換金條,還能兌換金幣,並取消了對金幣熔化及金條輸出的限製。這才是真正的金幣本位製。
原時空位麵的19世紀後期,金幣本位製已經在主要的資本主義各國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國際性。當時的大英帝國在世界經濟體係中的突出地位,它實際上就是一個以英鎊為中心,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金本位製度製度。
雖然這種地位隻持續了30年,就在一戰中破滅了。
但這種‘製度’所產生的影響力卻是陳鳴所追求的。因為他能更堅信自己所創立的華夏帝國擁有比大英帝國更強的國力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隻要在他有生之年確立下了中國的國際金融地位和世界霸主的地位,就中國的塊頭,這種輝煌至少能持續上一百年,持續到2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