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魯迅情書(2)(2 / 2)

與魯迅相愛,許廣平不得不麵對朱安,不得不麵對妻妾的名分問題。

“我是我自己的。”這是女師大學生廬隱在反對封建婚姻時提出的口號,這句話流行於女師大學生中間,成為他們反對舊式婚姻的標誌性語言。與許廣平追求愛情的大膽、主動相比,魯迅在心理上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中國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老師同學生是兩個輩分,所以老師同學生戀愛那是不可想象的。如果魯迅承認師生戀的話,那就是多了一個(妻子),在傳統上來看他等於是納妾,顯得生活不太正派。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社會的關注。而已有妻室的事實也讓魯迅決定放棄追求愛的權利。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鬱介紹說:“他認為我們搞新文化的人是很正派的,很正經的。所以我們堅決也不納妾,他是堅決不找第二房的。”

魯迅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基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可能有幸福的。但是在他自己來說,他準備犧牲自己。

與許廣平的交往,讓魯迅的生活出現了變化,無愛的婚姻,受到了衝擊,原本打算犧牲自己的念頭也開始動搖了。後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受到許廣平的影響,魯迅慢慢地也向許廣平表示我可以愛,我為什麼必須犧牲自己呢?

“驅楊運動”最後的結果是北洋政府教育部長章士釗免去楊蔭榆校長職務,但同時章士釗下令解散女師大。這一行為遭到魯迅等教授和學生的反對,師生們在宗帽胡同開設臨時校舍,繼續上課。女師大的學生運動得到了北京其他高校學生的支持,1925年11月,北京爆發了有各屆數萬人參加的“罷免和懲辦章士釗”的示威遊行,12月11日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宣布免去章士釗職務。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宣布複校。

魯迅與許廣平的交往遭到了一些旁人的非議,在這樣的情況下魯迅與許廣平的照片裏沒有一張兩個人的合影,與廣州中山大學圖書管理員蔣經三的合影曾被後來者剪裁,並發布在媒體上作為兩個人的合影。

周作人在1961年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曾對許廣平評論道:“內人因同情於前夫人(朱安)之故,對於某女士常有不敬之詞,出自舊家庭之故其如此看法亦屬難怪。”

魯迅作品精選

藤野先生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製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裏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裏麵的幾間洋房裏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裏。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隻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個市鎮,並不大;冬天冷得利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