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君華督行賂敗戎兵鄭忽辭婚話說宋殤公與夷,自打即位以來,沒完沒了地用兵,單說伐鄭,就已經有三次了。這都是因為公子馮在鄭國,殤公忌恨他,也就接長不短地找鄭國的茬兒

宋國的太宰華督,一向和公子馮的交情很深,見殤公老是在鄭國頭上舞刀弄槍的,嘴上雖不敢勸阻,心裏可別扭極了。孔父嘉是主管軍事的大臣,華督又怎麼能不怨恨他?也想找茬把他給殺了,隻因為他是殤公重用的人,手裏又有兵權,始終不敢動手。自從宋兵伐戴全軍覆沒,孔父嘉隻身逃回來後,百姓們頗有怨言,都說:“宋君不愛護百姓,動不動就出兵打仗,害得我們是妻寡子孤,人口一天比一天少。”華督又派心腹穿街走巷散布流言,說:“幾次用兵,都是孔司馬出的主意。”老百姓信以為真,都怨恨孔父嘉

華督又聽說孔父嘉的繼室魏氏,非常美貌豔麗,世上的女子都沒法和她相比,隻恨不能見她一麵。忽然有一天魏氏回娘家看望父母,隨娘家人一起到郊外掃墓。時值陽春三月,柳色如煙,花光似錦,正是少男少女踏青的時候。魏氏不該掀開車簾,偷看外邊的風景。華督正在郊外遊玩,一下子撞見了,一打聽才知道是孔司馬的家眷,大吃一驚說:“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麼好看的女子,真是名不虛傳!”日思夜想,連魂兒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要是我的後房能有這麼一位美人,足夠我下半輩受用的了!隻有把她的丈夫殺了,才能夠把她奪過來。”由此要害孔父嘉的決心就算下定了

這時正是周桓王十年春獵的時候,孔父嘉在校場檢閱兵馬,發號施令

華督又派人在軍中揚言:“孔司馬又要出兵伐鄭,昨天和太宰已經商量好了,所以今天閱兵。”士兵一個個都很害怕,三三兩兩,都到太宰府去訴苦,求他拿好話去勸勸殤公,別再打仗了。華督故意把門關緊,隻讓看門的從門縫裏好言好語地撫慰他們。士兵們求見的心情越來越迫切,門口的人也越聚越多,還有不少帶家夥的。看看天色已晚,還不見太宰,大家就呐喊起來。自古道:“聚人易,散人難。”華督知道軍心已變,穿著盔甲佩著劍走出來,傳令開門,教士兵們站好了,不許喧嘩。自己站在門口,先說了一番假慈悲的話,穩住軍心,然後說:“孔司馬主張用兵,讓百姓們遭了殃受了害。可是主公偏偏信任他,不聽從我的勸阻。三天之內,又要大舉伐鄭。宋國的老百姓有什麼罪,偏要受這樣的苦呢!”幾句話激得士兵們咬牙切齒,一聲聲地喊:“殺!殺!”華督假裝解勸:“你們可別魯莽,要是讓孔司馬知道了,報告主公,性命可就難保了!”士兵們都說:“我們的父子親戚,連年征戰,死了都快一半了。現在又要出征,那鄭國兵強將勇,怎麼打得過人家?橫豎是死,不如殺了這個奸賊,為民除害,死而無怨!”華督又說:“‘投鼠者當忌其器’。孔司馬雖然可惡,但他實在是主公寵信的大臣,這樣的事決不能幹!”士兵們說:“要是太宰給我們做主,就是那個無道的昏君,我們也不怕他!”一邊說,一邊扯住華督的袖子不撒手,一齊說:“我們願隨太宰去殺奸賊!”當下幫著趕車的人把車駕過來,擁著華督上了車,車裏邊自然有心腹緊緊跟隨。一路呼哨著,直到孔父嘉的私宅,把院子團團圍住。華督吩咐:“先不要聲張,等我敲開門,再進裏麵起事。”這時天快黑了,孔父嘉正在裏屋喝酒,聽到外麵敲門聲很急,讓人去問,說是:“華太宰親自到府,有要事相商。”孔父嘉趕忙整理好衣服帽子,出來迎接。剛打開大門,就聽見外邊一片呐喊,士兵們蜂擁而入。孔父嘉心裏著慌,剛要轉身逃跑,華督早已登上廳堂,大叫一聲:“害民賊在這兒,怎麼還不動手?”孔父嘉還沒來得及張嘴,頭已落地。華督自己領著心腹,直奔裏屋,搶了魏氏,上車就跑。魏氏在車裏邊暗暗地解下了束腰的絲帶,自己係在脖子上,等到了華督的家門口,已經氣絕身亡。華督不住地歎息,吩咐拉到郊外野地裏埋了,不許把這事泄露出去。可歎華督不得一夕之歡,徒造萬劫之怨,難道不後悔嗎!士兵們乘機把孔家的東西搶得一幹二淨。孔父嘉隻有一個兒子,名叫木金父,年紀還小,家臣們抱著他投奔了魯國。孔子仲尼,就是他的第六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