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臣宮中弑父秦穆公殽穀封屍翟國國主白部胡被殺後,逃命的士兵向他的弟弟白暾述說了國主戰死的情形。白暾哭泣著說:“我曾說‘晉國有上天的幫助,不能征伐’。我哥哥不聽,現在果然遇難而亡!”他想用先軫的屍首換回白部胡的屍體,便派人到晉軍中聯係再說郤缺提著白部胡的腦袋,和眾將領一同到中軍獻功,卻找不見元帥先軫。守營寨的士兵說:“元帥已經乘坐一輛車出營了,隻吩咐‘守緊寨門’,不知道去哪裏了。”先且居起了疑心,碰巧在書案上看見一道表章,拿過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中軍大夫先軫奏明君主:我知道自己對君王無禮。君王不處罰我的過失,仍然重用我。我僥幸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君王必定會重重賞我
我不接受獎賞,是有功而不賞;我如果接受獎賞,是對君王無禮,可以論功擺好。有功不賞,怎麼勸人建功立業?對君王無禮的可以評功,怎麼懲治罪過?功勞和罪過混淆了,怎麼治理國家?我準備駕車闖入敵人陣營,借翟兵的手,替主公討伐臣不恭敬的罪責。我的兒子且居,有統帥的謀略,足可以接替我的。先軫臨死冒昧上書!且居放聲大哭:“我父親去翟軍陣中送死了!”就要乘車去闖翟軍,查看父親的下落。這時,郤缺、欒盾、狐鞫居,狐射姑等,都聚到中軍營中,大家一齊向前,拚命勸住了先且居。眾人商量:“必須先派人去打聽元帥的生死,才可以令部隊進發。”忽然,軍士來報:“翟主的弟弟白暾,派人來傳話。”叫進來一問,是雙方交換屍首的事。且居知道了父親死亡的消息確實,又痛哭了一場。然後,同翟使約好:“明天兩軍陣地的前麵,雙方各自抬著亡靈,彼此互相交換。”翟使走後,先且居說:“戎狄非常狡詐,明天不能不做準備。”於是商議著叫郤缺、欒盾仍舊張開兩翼埋伏在左右,隻要交起手來,就兩麵夾攻。狐鞫居、狐射姑兩人共同守護中軍
第二天,兩方排開陣勢,互相對峙,先且居身穿白色的服裝,登上戰車,獨自走到陣前,迎接父親的屍首。白暾害怕先軫的亡靈,拔去他屍體上的箭翎,將屍體用香水洗淨,脫下自己的錦袍包裹起來,裝載到車上,猶如活人一樣,推到陣中,交給先且居收領。晉軍也將白部胡的首級,送交給翟軍
翟軍還來的是香噴噴一具完整的屍體,晉軍送去的,隻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白暾心中壓不住怒火,就喊道:“你們晉國太欺負人了!為什麼不把整人還給我?”先且居讓人回答道:“如果要整屍,你自己去大穀中的亂屍裏找!”白暾怒火萬丈,舉起開山大斧,指揮著翟軍衝殺過來。這邊,晉軍用軘車結成大陣,如城牆一般,接連衝擊了好幾次,都不能進去。氣得白暾來回咆哮,有火無處發。忽然晉軍中鼓聲大作,陣門開處,一員大將,橫著戟殺出來,是狐射姑。白暾就迎上去交起手來。還沒鬥上幾個回合,兩翼軍士圍了上來,左邊有郤缺,右邊有欒盾。白暾瞧見晉兵人多勢眾,急忙掉轉馬頭往回就走,晉軍從後麵掩殺過來,翟軍兵將死者不計其數。狐射姑認準了白暾,緊緊追趕。白暾擔心衝亂了自己的營寨,就拍馬向刺斜裏跑去。射姑仍然緊追不舍,隨著馬尾趕來。白暾回頭一看,帶轉馬頭,問道:“將軍好麵熟,莫不是賈季吧?”射姑回答:“是我。”白暾說:“將軍別來無恙?你們父子,一道在我國住了十二年,招待一直很豐厚,今天手下留情,難道以後就沒有見麵的時候了?我是白部胡的弟弟白暾。”狐射姑見提起了往事,心裏不忍,就答道:“我放你一條生路,你快快撤退,不能在這耽擱太久。”說罷駕車返回大營。晉兵先前已經打勝,這次沒逮住白暾,大家都沒什麼話說。這一夜白暾帶領人馬返回翟國去了。白部胡沒有兒子,白暾為他發喪,便自立為翟君
且說晉軍凱旋歸來,拜見晉襄公,呈上先軫的遺表。襄公十分痛惜先軫的死,親自給他穿衣下棺。隻見先軫的兩隻眼睛重又睜開,而且生氣勃勃,襄公撫摸著他的屍體說道:“將軍為國家而死,英靈永垂不朽,遺表上所說的,足以看出你對國家的忠愛之心。我不敢忘懷啊!”於是就在靈柩前麵,封先且居為中軍元帥,接替父親的職務,這時,先軫的雙眼方才合上。後來,人們在箕城建立了廟宇,定期來上香祭掃。襄公又嘉獎郤缺殺白部胡的功績,將冀邑贈給他做為食邑:“你能抵消你父親的過錯,所以把封給你父親的地方,還給你。”又對胥臣說:“推薦郤缺,是你的功勞。不是你,我怎麼能夠任用郤缺?”便把先茅縣賞給他。眾將領看到襄公獎賞得當合理,都心悅誠服
這時,許國和蔡國都因為晉文公的變故,又加入了楚王的聯盟。晉襄公選派陽處父為大將,率領人馬討伐許國,因而也就侵入了蔡國的疆城。楚成王下令,鬥勃和成大心領軍前去救授。楚軍走到泜水安營紮寨,晉軍駐紮在泜水的北側,兩軍中間僅隔了一層水麵,彼此都聽得見對方巡夜敲木梆的聲音。晉軍的路被楚兵堵住了,不能繼續前進。這樣相持了將近兩個月。眼看就要過年,晉軍的糧草快用完了。陽處父起了撤兵的念頭。但同時既擔心給楚軍以可乘之機,又怕因逃避楚軍而為人恥笑。便派人渡過泜水,到楚軍的營寨捎話給鬥勃:“俗話說:‘來的人不怕,怕的人不來。’將軍如果要和我們打一仗,我們願意後退三十裏,讓將軍過河擺開陣勢,決一死戰;如果將軍不肯過河,將軍可後退三十裏,讓我們到河的南岸來請戰。像現在這樣不進不退,勞民傷財,有什麼好處?處父現在將馬拴在戰車上,等待將軍的旨意,隻盼快做決定!”鬥勃氣憤起來:“晉軍欺服我不敢渡河嗎?”便準備過河去挑戰。成大心連忙阻攔道:“晉國人沒有信義,他說後退三十裏,恐怕是誘騙我們。如果乘我們過河過了一半就開戰,我們就進退兩難了。不如暫且後撤,讓晉軍過河。我們是主,他們是客,不也可以嗎?”鬥勃恍然醒悟:“孫伯說得對!”於是下令部隊,撤退三十裏安下營寨,叫人通知陽處父,讓晉軍過泜水。陽處父馬上換了個說法,派人對兵將宣布時,隻說:“楚國將領鬥勃害怕晉軍,不敢過河,已經撤走了。”一時間,這話傳遍軍營。接著,陽處父說:“楚軍既然已逃走了,我們還要過河幹嘛?年底天氣寒冷,暫且回去休息,等候時機再行動。”便撤兵返回晉國了。鬥勃帶領部隊後退三十裏,等了兩天,不見晉軍有什麼動靜,派人偵察,才知道晉軍已走遠。就也下了命令,率領楚軍回楚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