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趙盾董狐直筆誅鬥椒絕纓大會話說晉靈公謀殺趙盾,雖然沒達到目的,卻因趙盾離開了絳城而高興,就像村童離開了老師、頑皮的孩子離開了主人,覺得胸懷舒暢,快不可言,便攜帶宮眷在桃園住宿,日夜不歸。再說趙穿在西郊打獵回來,正遇到趙盾父子,停車相見,詢問緣由。聽後,趙穿說:“叔父千萬不要出境,幾日內見到我的信後,再決定到哪兒去。”趙盾說:“既然如此,我權且住在首陽山,等待你的好消息。你凡事要謹慎,不要禍上加禍!”趙穿別了趙盾父子,回到絳城,知道靈公住在桃園,假意求見,叩頭謝罪,說:“趙穿雖然是相國宗親,但也是罪人的家族,不敢再侍奉主公了,請求您罷免臣下。”靈公信以為真,安慰他說:“趙盾多次輕視欺負我,我實在忍受不了了,這與你有什麼關係?你可以安心守職。”趙穿謝恩後又啟奏說:“我聽說‘貴為君主的人,一定要窮盡聲樂和美色的享受’,現在主公周圍雖然鍾鼓齊鳴,但後宮中卻缺少美女,談什麼享樂呢?齊桓公寵姬愛妾滿宮,正夫人之外,還有六位夫人。先君文公雖出逃在外,患難之際,所到之處必納妾,到歸國的時候,年歲已經六十了,尚且妻妾無數。主公既然有高台和寬大的園圃,可以在這裏再設一處寢宮,為什麼不多選些良家美女,養在這裏,讓高明的歌師教她們歌舞,以備娛樂之用,豈不美哉?”靈公說:“你的話正合我的意思。現在想要搜尋國中的美女,誰可以勝任這個差事?”趙穿說:“大夫屠岸賈可勝任。”靈公遂命屠岸賈負責這件事。不論城內郊外,年齡在二十歲以內、沒有出嫁的美女,都得報告等待選擇,限一個月內完成任務。趙穿借這個差事,調開了屠岸賈後又對靈公說:“桃園護衛力量弱,我在軍中精選出驍勇之士二百人,來充實這裏的衛士隊伍,請主公決定。”靈公又同意了他的請求

趙穿回到營中,果然挑選了二百名甲士。那些軍士問道:“將軍有什麼差遣嗎?”趙穿說:“主上不體恤民情,整天在桃園享樂,命我選大家替他警衛。你們都有家室,這一去將要立風宿露,什麼時候是個頭?”這話立即激起了軍士的情緒,他們抱怨說:“這樣無道的君主,為什麼不快快死去?如果相國還在,一定不會有這種事的。”趙穿說:“我有句話,想和你們商量,不知合適不?”軍士們都說:“將軍能把我們從苦難之中救出來,恩同再生!”趙穿說:“桃園比不得深宮把守嚴密,你們在二更的時候,攻入園中,隻說去討賞。以我揮袖子為暗號,殺了晉侯,我就迎回相國,另立新君,這個計策怎麼樣?”軍士同聲說:“太好了!”趙穿把酒食賞給每個人,並讓他們排列在桃園的外邊。趙穿進園請靈公檢閱。晉侯登台一看,人人精勇,個個剛強,不由得喜上心頭,當即留趙穿陪他飲酒,飲到二更時候,忽聽園外邊喊聲大作,靈公驚詫地詢問原因。趙穿說:“這一定是護宿的衛士,驅趕夜間走路的人,我下去提醒他們,不要驚動主公。”趙穿馬上命令點燈,緩步走下高台,二百名士兵已經破門而入。趙穿穩住了眾人,並將他們領到台前,上去說道:“軍士知道主公在飲酒,想求您將餘下的賞給他們,沒有別的意思。”靈公傳令,叫內侍拿酒犒勞大家,他自己倚著欄杆在一旁觀看

趙穿呼喊道:“主公親自犒勞你們,快領賞!”說完便把袖子一揮,眾軍士認定了晉侯,一擁而上。靈公心中著忙,對趙穿說:“軍士登上高台是什麼意思?你告訴他們速速退下!”趙穿說:“眾人思念相國趙盾,想讓主公把他召回國來。”靈公還沒來得及答話,已被戟刺穿胸膛,當即死去。左右都驚慌逃走。趙穿對軍士說:“昏君已經除掉,你們再不要濫殺一人,該隨我去迎接相國還朝了。”因為晉侯無道,濫殺無辜,靈公左右近侍平時都提心吊膽。所以軍士行刺君主,沒有向前相救的。百姓也怨恨他很久了,反而以晉侯之死為大快人心事,絕沒有一個人歸罪於趙穿。七年之前,彗星進入北鬥星間,曾占卜過,內容是:“齊、宋、晉三國之君,皆將亂死。”到現在應驗了。髯翁有詩雲:崇台歌管未停聲,血濺朱樓起外兵

莫怪台前無救者,避丸之後絕人行

屠岸賈正在郊外,挨門挨戶查訪美色女子。忽然有人來報:“晉侯被殺!”大吃一驚,知道是趙穿所為,不敢聲張,偷偷回到家中。士會等聽到朝中之事,忙趕到桃園,那裏已空蕩蕩沒有一人。也料到趙穿去迎接相國,便把園門封上,等待動靜。不到一日,趙盾坐車回來了。進入絳城,來到桃園時,百官都聚集在這裏。趙盾就在靈公屍體上痛哭一場,悲哀之聲園外都能聽到

百姓聽到了都說:“相國對晉侯這般鍾愛。可見他死是自取其禍,不是相國的過錯呀。”趙盾一麵吩咐將靈公殯殮,葬在曲沃;一麵召集群臣,商議再立新君主的事。這時靈公還沒有兒子,趙盾說:“先君襄公逝去時,我曾主張立長子為君嗣,大家意見不統一,才有今日。這次不能不小心了!”士會說:“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確像相國說的那樣。”趙盾說:“文公還有一個兒子,出生時,他母親夢見神人進屋來用黑手摸他的屁股,因此起名“黑臀”,現在在周供職,年歲也大了,我想把他迎回來立為新君,不知怎麼樣?”百官不敢有異議,都說:“相國這樣做很妥當。”趙盾想解脫趙穿殺君的罪過,便派他去周迎公子黑臀回國,朝拜太廟後繼承侯位,這就是成公。成公為君後讓趙盾主持國政,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趙朔,稱為莊姬,趙盾還對成公說:“我的母親是狄國人,君姬氏有謙讓的美德,派人迎接我母子回到晉國我才得以立為長子,入朝做事。現在君姬氏三個兒子同、括、嬰都長大了,願意把我的職位歸還給他們。”成公說:“你的弟弟,乃是我娣所鍾愛的人,應當都錄用,請你不要過於謙讓了。”於是趙同、趙括、趙嬰同時被封為大夫。趙穿依舊參與軍政。趙穿背地對趙盾說:“屠岸賈奉承先君,與趙家有仇,桃園之事,隻有屠岸賈心懷不滿。如若不除去此人,恐怕趙家不會安寧的!”趙盾說:“人家沒說你有罪,你怎麼反倒說人家有罪呢?我家是幾代官宦,應當與他和睦共事,用不著去尋仇。”趙穿不再說什麼。屠岸賈也小心對待趙家,以求平安無事

趙盾始終為桃園之事內疚。一日,來到史館,見到太史董狐,便索要簡史閱看,董狐將它呈上,趙盾看簡上明明寫道:“秋七月乙醜,趙盾殺其君夷皋於桃園。”他大吃一驚,說:“太史寫錯了!那時我出逃河東,離絳城有二百多裏,怎麼能知道殺君之事呢?而你卻歸罪於我,這不也是誣陷嗎?”董狐說:“您是相國,出逃時沒有出境,返回後又不討賊,說此事不是您的主謀,誰能相信呢?”趙盾說:“還可以改寫嗎?”董狐說:“是是非非,稱為信史。我的頭可斷,此簡史不可改呀!”趙盾感歎地說:“唉!史臣的權力大於相國呀!恨我當時沒有出境,難免成為萬世罵名,後悔也來不及了。”從此,趙盾輔佐成公,更加恭敬謹慎。趙穿自以為有功,請求正卿職務,趙盾擔心有輿論,沒有答應。趙穿憤恨不平,背上發癰疽而死。趙穿的兒子趙旃,請求繼承父親之職。趙盾說:“等你將來立了功,就是正卿的位置也不難得到呀。”史臣論趙盾不顧私情,都是因董狐親筆直書的原因,有詩稱讚他:庸史記事,良史侏意。穿弑其君,盾蒙其罪,寧斷吾頭,敢以筆媚?卓哉董狐,是非可畏!這時是周匡王六年。這一年,匡王死,他的弟弟瑜被立為新君,稱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