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1 / 3)

第一章童年

自從陳子玉慢慢打開心結,決定認真的從新開始生活後,雖然隻是三個多月大,但是還是在睡覺時間之外,認真的熟悉新家。

由於全家現在說的都是四川家鄉話,所以現在陳子玉完全麻爪了,不過這些都是時間問題。

隨著時間的流失,陳子玉隻能在睡覺、吃奶和伸胳膊蹬腿中度過,雖然陳子玉很想自律,但是嬰兒的陳子玉有時也會來次水漫金山或者金玉滿堂,這時候陳子玉就會很懊惱的把自己的頭埋到被子下麵。父母雖然對於年幼的陳子玉這麼乖巧感到有趣,更是喜愛的不得了。

轉眼三年過去了,現在的陳子玉已經可以自由活動。自從出門回鄉的一位表叔送了陳子玉父親陳誠一個大收音機盒子以後,陳子玉就有了固定活動範圍。陳子玉第一次用所會的所有小孩手段得到了收音機的所有權,並且每天堅持收聽各種能收聽到的節目。

命運長河中的一個漣漪使曆史的車輪發生了一次顛簸。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了,本來擊中“致/遠”艦魚雷發射管的那枚炮彈卻與艦船擦肩而過,日軍在鄧/世/昌的虎視眈眈下選擇暫時規避。鄧/世/昌/海軍殘部雖然沒有羈絆住曆史車輪的前進,但是近/代/史卻因此而改變。

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受到了更加強烈的狙擊,八/國死傷人數逾原史4倍。

1919年五/四運動……

1920年華/夏/共/產/黨/成立……

1923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開始北/伐……

1925-1935國/共十年對峙,又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1935—1942抗/日戰爭。

1942-1945解/放戰爭。

1945年10月1日華/夏/民/族/共/和/國/成/立。

由於華夏擁有了更多的緩衝時間,使得老一輩/革/命/家/能夠更加妥善的完善華夏共和國初期建設,沒有了“右/傾”、沒有了大/躍/進、沒有了四/人/幫等弊端事件,使得共/和/國更快更好的走上了康莊大道。

張/家/界/市/龍/山/縣/大/溪/鎮/陳/家/坡/就是陳子玉的家,身在大山深處,據說是清朝時為了躲避兵禍搬遷過來的。當時管事的姓陳所以順口就把這地名定下了。

陳子玉在廣播裏,零零碎碎的信息中知道了祖國的很多發展近況後,就開始了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吃著綠色蔬菜,嚼著山珍野味,時不時的欺負一下自己的大哥大姐和村裏的同伴,瘋瘋癲癲的玩到5歲被父親強製押到了村裏餘老爹家裏。餘老爹據說是書香門第;秀才出身(懷疑?),現在管理村裏的藏書樓。由於陳家坡地處偏遠所以沒有現代教學,所以啟蒙教育全靠餘老爹,但是山裏娃也沒有誰家注重這個。

陳子玉雖然不知道餘老爹是不是秀才,但是餘老爹確實不像農民,每次看見餘老爹都一身青色小褂,顯得很古樸。自從開始啟蒙教育後陳子玉每天都要來到藏書樓隨著餘老爹學習。

山中本就缺少娛樂項目,而且陳子玉真實年齡在那放著呢,瘋了1年左右把能玩的都玩了,就不感到新奇了,所以性子慢慢的沉穩下來,正好被父親貶到餘老爹那裏學習,現代化教育他可不想再次嚐試,所以很爽利的天天去報到。

開始餘老爹隻是稍微指點一下陳子玉的書法,後來發覺陳子玉很早慧,就認真的賈別書籍從淺入深的引導他學習書法,詩詞,古籍……

“老爹,我來了!”陳子玉拎著一隻野雞就進了藏書樓。

“嗯!”

“嬸嬸叫你今天早些回去,說二姐和姐夫回來!”

“知道了!野雞拎這來做什麼?”餘老爹矗立在書架旁。

“哦,我爹說給你的,我忘記給嬸嬸了,嘿嘿!”

“混賬小子,進來。”

“《筆髓論》看完了嗎?”餘老爹看見陳子玉似模似樣的坐好。

“老爹,我有看啊!但是沒有懂。”

“哼!朽木!”

“哎!~老爹!”陳子玉感覺很委屈!

陪著餘老爹學習已經兩年了,村子裏像陳子玉的孩子還真沒有,陳子玉也想讓哥哥姐姐多學一些,不過大哥雖然老實,大姐也很可愛(無語!!)但是真的和這些古籍、野史什麼的不對付。

陳子玉也隻是認真學習書法,對於古籍完全是填鴨。轉世以後陳子玉曾經的記憶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存儲在腦海裏,即使是隨眼看到了東西現在都能夠在腦海裏清晰的浮現。

這些東西雖然很渣亂,而且數量眾多,但是隨著陳子玉的慢慢整理,帶來的好處也越來越大,當陳子玉某天徹底的按照詳細的類別完成記憶整理以後,這些記憶完全成為了自己的東西,不需要費力回憶查找,而是信手拈來。

而且陳子玉發現似乎上一世原始的記憶不知道為什麼依然在慢慢的增加,這些增加的記憶大腦自動的進行賈別後存儲到記憶區。陳子玉發現沒什麼危害所以也沒有過多注意。

自從開始啟蒙教育陳子玉就開始作弊,把需要記憶的古文全部影印到大腦裏,到現在為止藏書樓大部分書籍都被他收藏到腦海裏了,但是你想讓他說出個子醜寅卯,那他就傻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