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晟利城的提出的理念,業內幾乎沒有前人提出過,所以每前進一步,都是一種階段性的勝利,同時,每取得一點成果,都要付出超乎常人的辛苦。
杜晟這樣的大少爺,前二十多年就是玩了,他畫圖別說用電腦,就是學了四年的最基本的藍圖都畫不出來,水平也就停在能看懂的基線,可哪怕他這麼不上道,在這個項目策劃上付出的心血也是很多的。
他相當不專業,但是他幾乎拿出了十年前追李言歌時的勁頭,一個春天過去,夏天都接近尾巴時,在他聲稱踩過那片地的每一粒沙後,他的團隊——當然就是李言歌,胖子這幾個核心人士,才終於把理念圖做了出來。
理想中,藍色的天空下,巨大的環型廣場建築,附近的小高層,稍遠的帶院小別墅,大片的林蔭,相對安靜的幼兒園,小學及中學,單獨隔出來的醫院,以及露天的廣場……
“要最好的物業,整個社區內有免費的電平車,安保統一服裝,綠化超過百分之五十,做最大的超市,學校引進最好的師資……”杜晟得意洋洋的和老爹彙報。
“這都不是辦不到,”杜行似乎也被想像的情景所打動,但多年的經驗,不斷的提醒他這些理念最大的障礙“但是最大的問題——”
杜晟不愧是他爹肚裏的好蛔蟲,“言言說了,我們做,最貴的,最好的!”
最好的,也是一個長期的項目,杜氏資金實力沒有問題,但是隻要是項目,就要良性運作,當時房價並不高,城市沒有極端擴張,所以沒有極大的購買需求,個人貸款也並不常見,為了按有關部門的理念良性運作起來,總體工程共分成四期,一期是高層和小高層,小戶型及中型戶型及少量百米以上的戶型,按市價發售,主要針對比較年輕的新婚或青年群體,預計成交率在百分之四十至六十,其實是賣的越少越好,普通的百姓哪有地產商這樣的敏銳,預料不到房價會飛漲,也想不到這種現在看起來還很偏的地方在幾年後就會成為黃金地段,這部分房子不會不賣,但也不會大幅度宣傳,就算是結交有緣人了。
後麵二期是商場和公共設施,第四期,也就是六年後才會駿工的,才是別墅區。
這座城,他們要做成一種模式,一個範本,以及一個傳奇,以及,它在杜行眼裏,其實是兒子的試水項目。
他自小聰明卻不夠用心,對人對事熱忱卻除了對李言歌之外沒有特別執著的事,這在早些年,如果是個幼子,是最好的,可他偏偏家裏麵隻有這麼一個小皇帝,雖說前些年也將李言歌當成半子,當成自家人了,可從心裏來說,誰不欣慰自己從小養大的孩子成龍成鳳的。
“你看我爹高興的!”回家的路上,杜晟把胳膊搭在李言歌肩上,吊兒郎當道“他就喜歡賺錢!”
李言歌側頭看到杜晟幾個月來黑了不止一倍的手,笑道:“他隻是望子成龍。”
杜大少爺想了想,偏頭去和李言歌頂腦門兒,“那你呢?望夫成龍嗎?”
“……”李言歌笑意更有些深了,“我隻是覺得,你長大了,杜晟。”
“唉!”杜大少摸摸愛人的眼角,“你啊,果然還是喜歡我大一點!真是難為你這麼多年都沒說!”
“……”
“啊?啊?”杜大少推李言歌,試圖把人抖來抖去,“是不是啊,你怎麼不說話呢?是不是臉皮薄啊?”
“……”
“啊?啊?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