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暖咯噔過去的心又咯噔回來了,郝敏怎麼一下子變這麼好?轉性了?還是另有陰謀陷阱?職場就是這樣,人家對你不好讓你驚心,人家對你好又讓你心驚,一顆心就像在火上烤,翻來覆去都是煎熬。
見宋暖有些懵,汪思遠笑笑繼續說道,“這個思路很好,你們盡快落實吧。”
郝敏和宋暖對視一眼,同時點了點頭。宋暖覺得好開心,同事之間,成為敵人十分簡單,化敵為友,也是一樣。不過在講究團隊精神的現代職場,當然做朋友比做敵人更和時宜更識實務。
《十年HY》進高校推廣的第一步就是做講座。
因為郝敏母親的病情突然惡化,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宋暖一手在操辦,她聯係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四地的八所知名高校,設計了名為“HY教父於華鷹——用鷹的速度進攻”係列講座。同時,每到一處,就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當地的強勢媒體全程跟進報道,製造聲勢,打造亮點,炒作新聞。
活動方案呈送給於華鷹審閱,於總看了教父這兩個,異常喜歡,既低調又威嚴既莊重又大氣,十分符合他如今的身份,他當即批示:可!十分濃墨重彩的驚歎號,隻有他特別重視特別讚成的方案,才會加上這個驚歎號,這本身就是對宋暖工作的肯定。
宋暖在給媒體的新聞通稿中寫到,“幾百年前,成吉思汗帶著他的鐵騎秋風掃落葉般地掃蕩了亞歐大陸,直抵紅海之濱;幾百年後的今天,於華鷹帶著他的團隊開始了進軍全球通訊製造業的征途。十年來,他以思想引領企業,憑借高瞻遠矚的見識和打破常規的管理智慧,帶領著HY不斷向上攀登。HY從白手起家的小公司,到銷售額突破1000億的行業巨頭,十年的時間擴張了幾千倍,成為中國企業的標杆……”
寫著寫著,宋暖突然從心底裏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自己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大學生,成長為可以一手策劃如此大型活動的職場中人,也是鷹的速度吧——至少是隻雛鷹,雛鷹展翅,鯤鵬奮起,趁著年輕搏擊蒼穹。想到這,宋暖汗都出來了,估計自己是新聞稿寫多了,真矯情。
月底的考核,宋暖猶豫了一下,在考核表上加上了郝敏的名字。當當月的浮動工資到賬時,郝敏驚異的發現,這個月基本上沒怎麼上班的自己,浮動工資不降反升了。
隻有財務和總裁辦這兩個部門才有權限打開員工考核係統,郝敏以權謀私去查了自己的考核表,赫然發現許多宋暖一個人吭哧哼哧幹的活全部算是兩人合作,而上報人正是宋暖本人。
郝敏百感交集,在msn上對宋暖說:“謝謝你,以前的事,對不起。”
宋暖看了,心頭一熱,回複過去一個笑臉符號,算是一笑泯了恩仇。
(145)
宋暖每天如此忙碌,張盛也不好意思再遊手好閑,他主動要求老爸張建東給自己安排工作。
張盛媽聽了十分吃驚,“兒子,你打算去你爸那上班?我是不是聽錯了。”
“您沒聽錯,您不知道宋暖現在多厲害,又是策劃講座又是召開新聞發布會的,我總不能被一個女人比下去?”張盛答道。
張建東翹著二郎腿,頗有些得意的看了看太太,“怎麼樣?未必非要兒子找豪門望族吧,兩個富二代在一起除了百無聊懶就是遊手好閑外加糟蹋錢,還能幹什麼?宋暖那丫頭,我就一直挺看好的,配我們張盛,綽綽有餘!”
對此說法,張盛媽依然不置可否,但從她臉上的表情來看,她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了。
第二天,張盛便西裝革履的上班去了,張建東把他安排在了投資項目部,這是風華公司的核心部門。張盛的到來,讓投資項目部的女同事頗為興奮讓男同事倍感壓力讓領導十分頭疼——人家名義上是新員工實際上是少東家。
上班三天,張少爺每天除了喝茶看報就是上網聊天打遊戲,每每看見MSN上宋暖的頭像總設定在忙碌狀態,他就十分豔羨,問她:親愛的,你整天忙什麼呢?
過了很久,宋暖才有時間回複:開會、做報表、寫發言稿、聯係媒體……張盛問:我怎麼就這麼閑呢?
又是很久,宋暖才回:找你們頭,問他要活!
於是張盛找到自己的頂頭上司——投資項目部的總監顧越,“顧總監,有什麼工作需要我來做的嗎?”
顧越沉思良久,終於給少東家派了份活,“明天德國飛亞公司的客人來我們公司考察,你去機場接一下吧。”
這份活沒有技術含量,而且可以發揮少東家的優勢——會開車、會德語,顧越想來總歸沒有問題吧。
張盛有點不高興,心想這算是什麼工作啊,他在msn上與宋暖抱怨,宋暖一句話把他衝個大跟頭:隻要是領導安排的,就是工作,我當年買過多少碗黃魚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