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大部分人預言:“這麼搞,法林這個笨蛋非傾家蕩產不可。”因為,如果顧客都想等到商品價格降到最低時才來購買,法林的商店就非賠個底朝天不可,況且現在連個真心想買這裏商品的人都沒有,都等打折呢。
盡管法林商店每天都迎接了大批的顧客,但是,前12 天連一件商品也沒賣出去。第13天當商店剛剛開張,人們就從門口蜂擁而至,這一天的銷售情況很好。接下來的幾天,完全出乎了人們的意料,法林商店的商品從降價後就一路暢銷。不到一個月時間,朋友交給他的積壓多年的商品就銷售一空。
過後,法林的朋友問他:“到底是什麼方法讓我們的商品這麼快就脫手了?你真是商業經營的奇才呀!”法林笑了笑對朋友說:“得人心者得市場。”
啟示:人心是最難揣測的,但是人心同樣可以經營,關鍵在於你經營人心的創意是否迎合了人們的心理狀態。法林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準確地調動和滿足了顧客爭先恐後購買的渴望心理:今天我不買,明天就會被他人買走,還是先買下為好。
在商業和理財經營中,通常是得人心者得市場。誰能調動和滿足顧客購買商品的內心渴望,誰就能受到顧客的歡迎,誰就能使商品暢銷。這個是商品經營銷售的製勝法寶。
讓財富流動起來
引語:雖然社會在發展與進步之中,但有些人還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對財富的偏見,那就是財富等於自己有多少錢。如果我們還停留在擁有的階段,那麼,我們等於是將財富看成靜態的,一成不變的。這違背了財富本來的最大意義,財富在不同的人之間流動,用於交易,才會具有驅動力,而這種驅動力事實上是推進我們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記住,我們擁有財富,隻是擁有了更多使用的權利罷了,不懂得花錢,是不懂得賺錢的。財富一定要流動起來才真正具有財富的功效,而流動的方向和方式卻在掌握財富的人手中。一定要讓財富流動起來,讓財富變成真正的財富,否則財富將隻是一個符號。
有一個守財奴,通過自己幾年的省吃儉用攢了一筆錢,卻舍不得用。想了很多辦法,發現錢放在任何地方都不放心,最終他決定把錢埋在地下,因為他覺得隻有這樣才最安全。
說行動就立刻行動。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他背著自己的錢袋,連自己的家人也不告訴,一個人悄悄地來到後山,拿起鍬鎬深深地挖了一個坑,把自己心愛的錢埋了起來。從此以後,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去外麵釣魚或者幹其他的事情了,唯一的快樂就是想那筆財富。他認為錢財存起來才會有價值,因而也就越舍不得花。守財奴總怕錢財被人偷走,吃不好,睡不安,他也很少離開自己的家門,沒事總在埋錢的那個後山轉悠。
他整天去後山轉悠,還時不時地在埋藏金錢的地方打轉。他的這一異常舉動,被一個機敏的小偷發現了,小偷想這裏肯定不是一個尋常的地方,要不這人也不會沒事就在這裏瞎轉悠。在一個夜晚,外麵下著大雨,小偷冒著大雨來到了後山守財奴經常轉悠的地方,拿起事先準備好的鍬鎬挖了起來,一會兒工夫,守財奴埋藏的錢袋就露了出來,小偷欣喜若狂,把守財奴埋藏的所有錢財都偷走了。
第二天早晨,守財奴發現埋錢的地方被挖開了,錢沒有了,頓時捶胸頓足,號啕大哭,痛不欲生。一個鄰居聽見了,問他為何哭得如此傷心,他抽泣著回答:“有人偷了我的財寶。”“你的財寶,在哪裏被偷走的?”“我就埋在這塊石頭旁邊。”“唉,現在是什麼年月呀,也不是兵荒馬亂的年代,你幹嗎把錢埋在這裏啊?你為什麼不把錢存在銀行裏呀?你把它放在銀行裏豈不是更安全嗎?隨時取用也方便呀。”“隨時取用?老天爺呀!難道我用得著貪圖這一丁點方便?你沒聽說過,花錢容易賺錢難嗎?對於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我是從來都不花的呀。”
鄰居笑了:“既然你從來都不花錢,那你的錢和麵前的這塊石頭有什麼區別呢?那你就把這塊石頭再埋起來,把它當作你原來的錢財吧,因為這對你來說是一樣的。”
啟示:在經濟快速增長的今天,拒絕貧窮成為人們理財的最大追求。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認準了錢需要存起來才保險的觀念,基本上都選擇了銀行儲蓄這一條路,而拒絕接受其他各種新的理財方式,致使自己的收益難以抵禦物價上漲的幅度,造成了財富的貶值。
通過這個故事,父母有必要告訴孩子,財富是流動的,在經濟快速增長、變化多端的今天,開源節流不再是理財的重點。人們應該學會投資理財,利用各種投資工具的利潤,加快財富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