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一個我們鄰國的例子,日本人會穿著和服出現在大街上,在人們眼中他就像一個穿著西服的人;你穿一個中國任何朝代的服裝走到大街上,人們會給你拍照,會駐足觀看你,會叫你是奇葩。
我覺得這是兩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我們回味唐朝,是因為美國有唐人街;我們的文化是有斷層,可有誰去銜接;我們老在說自己上下五千年,可卻追隨西方現代化。祖國是需要時間,但是我真的迷惑我們在幹什麼。“
“隻能說你是杞人憂天,想了一些與自己無關緊要的事。“
“我隻是覺得世界不該是這樣,我們以前接受的是填鴨式教育,現在卻被置之荒野,我覺得不公平,至少,應該有個人出來指導我們。我們並不是垮掉了,而是在探索一條是否適合自己的路,我們是迷茫了,因為不知道該走哪條路。
大人之所以比我們聰明,是因為大人的經曆要比我們多。我們20歲,可塑性有多強,父母呢?至少40歲以上吧。過去造就了性格,性格影響著現在,未來被性格所左右。大人的性格已基本定性,我們做一些事時,谘詢大人,家長會直接告訴我們怎麼做,是或否,可我們沒有經曆過,一些事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就會依照自己的認識來做,而且時代在變,以前的與現在的早已物是人非。兩個想法在碰撞,可年老的想法已定性,再加上權威,日而久之就會形成隔閡,太需要溝通了,是我們在詢問、在提出,家長卻以固定的思維在思考…“
“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我們現在已經是大學生,命運該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了!“
“可我們理應比現在過得更好!“
接著兩個人都陷入了沉默。
柳川抽出兩根煙:“抽根煙吧。“
“我不想抽。“
“那我替你抽。
不覺得嗎,不管是你還是我,都有一種強烈的控製欲,急於想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對別人的想法,最多取之一二,棄之八九。倘若想法一致,就會誌同道合,好比女孩之間會因同喜歡一款化妝品走到一起,同喜歡一個男生老死不相往來一樣,有趣吧。“
“你隻能是想多了。現在我也讚同別人說你另類。女生也不會因為同喜歡一個男生老死不相往來。“
“看來隻有女生才了解女生呀,我這榆木腦袋,看來這輩子都摸不透女生的心思了。想想李莉,她也真是寵著我,什麼都讓著我,可惜再也沒機會了,真是有些東西失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如果回到從前,我一定會選李莉。“
“可惜她再也不會再回來了。”
“不該可惜,因為我一直珍惜,沒有在失去的時候才後悔。”
王宇佳隻是看著楊柳川,兩個再沒有說一句話,直至王宇佳走的時候。
“我想說最後一句話。”
王宇佳轉過身來,隔著一棵樹。
“事情能改變人;隻要人一起努力,人也能改變事,因為我們在做對的事。”
“你這次不打算送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