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華改編
1953年,朝鮮戰爭的停戰談判正在進行中。關押在誌願軍戰俘營裏的戰俘們一邊焦急地等待消息,一邊百無聊賴地過著日子。
有一個叫米勒的美軍中士,平時就是個精力過剩的家夥,這種閑日子對他來說特別苦惱,整天盼著能有點事發生。這天,他坐在操場上和平時一樣和人聊著天,眼睛骨碌碌四下亂轉,想瞧瞧有什麼新聞發生,好第一個發現,然後去吹噓。他存著這麼個心,還真被他發現了一件新奇的事。
在公共區裏,隻見戰俘營的管理人員人手一隻蒼蠅拍,外加一個小信封,個個弓著腰尋找蒼蠅。舉起蒼蠅拍,打死一隻,就將死蠅裝進小信封。米勒覺得很新奇,就跑過去找跟他關係不錯的王翻譯。王翻譯也舉著個蒼蠅拍,睜著高度近視的眼睛尋找蒼蠅。
米勒開口問道:“王,你們這麼多人都來打蒼蠅,是出了什麼事嗎?”
王翻譯把滑到鼻尖的眼鏡扶好,回答說:“我的祖國正在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我們在這裏打蒼蠅,是響應祖國的號召。”
米勒又指著信封問:“那你們幹嗎要將打死的蒼蠅裝在信封裏?”
王翻譯說:“收集打死的蒼蠅是為了估算我們取得的成效,打到一定數量的蒼蠅,還可以領取獎勵。”
打蒼蠅還能換獎勵?米勒興奮起來,他問道:“那我們這些人也來打蒼蠅,行不行?”
王翻譯考慮了一下說:“這我做不了主,得去請示我們的領導。”
第二天,管理所將所有的戰俘召集起來,開了個大會。會上,管理所的劉主任提到了滅蠅衛生運動,說有戰俘提出要參加這項運動,並對要求參加的戰俘給予了肯定。
劉主任說:“我們經過研究,決定接受你們進步的要求。同時,為了鼓勵要求進步的戰俘,我們決定,對參加滅蠅運動的戰俘予以香煙獎勵。具體方式是,每打死兩百隻蒼蠅,可以換領一包香煙。現在,願意參加的人請舉手。”
香煙在任何戰俘營可都是緊俏物資,所以,劉主任的話一說完,台下立即舉起了森林般的手,就像開誓師會一樣。不過,沒幾個人當時會留意,給他們的換算香煙的標準,遠遠超過了給管理人員換取獎勵的標準。
米勒領到蒼蠅拍,就開始四處尋找蒼蠅。每一隻討厭的蒼蠅都會讓他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走過去,舉起蒼蠅拍……百忙之餘,他偷眼看操場,原先的侃友現在個個跟他一樣,忙得不亦樂乎。
第一天下來,米勒打到五十幾隻蒼蠅。傍晚,他帶著蒼蠅來到臨時開辦的兌換處。那裏早就排起了長龍,清點蒼蠅的管理員們忙得大汗淋漓,他們飛速計算著戰俘打來的蒼蠅,再換算成香煙。等米勒將自己掙到的香煙裝進口袋,天已經黑透了。
每一個把香煙裝進口袋裏的戰俘,都有一個相同的感覺——誌願軍說話是算話的。管理處嚴格遵守的承諾,一方麵給他們帶來了良好的聲譽,另一方麵給戰俘們帶來了新的娛樂。
有一天中午,米勒帶上蒼蠅拍,正要出門,惠斯特上校派人來找他,請他去打牌。米勒愛打牌,而惠斯特上校的牌技在整個戰俘營裏那都是獨占鼇頭的。米勒一聽打牌,手上的東西都來不及放下,就去了上校的房間。那裏牌桌已經擺好,一坐下,米勒就問,拿什麼做賭注。
惠斯特上校叼著香煙,一邊洗牌一邊回答:“蒼蠅。”米勒一聽樂了,這個賭注好,不缺貨。幾個人立刻打了起來。沒想到一場牌局下來,米勒欠了上校五百隻蒼蠅!天啊,這要什麼時候才能還上啊?
欠債的壓力,讓米勒絞盡腦汁想提高捕蠅的效率,用蒼蠅拍去一隻一隻地打,太慢。米勒同屋住了個日裔美籍戰俘村上,鬼頭鬼腦的。村上用爛襪子的線編了個網,裏麵放點臭烘烘的東西,一天捕到的蒼蠅有兩百多隻。米勒也學著做了一隻網,做網不難,難的是裏麵放什麼東西。他問了村上好幾遍,村上都拒絕回答。米勒試著在網裏放些餿了的食物,但成效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