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名動全球(1 / 2)

林蕭這一躺下,就完全不省人事了。

之前他顯然嗨過頭了,正常人失血超過30%就會有生命危險,而他之前放出來的那四大海碗,顯然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極限。

但林蕭沒死,隻是昏迷的很嚴重,這幾天裏,全村人也沒怎麼離開廟堂,整天圍著他提心吊膽。

徐老伯倒是知道人失血過度該咋整,奈何村裏條件落後,根本沒什麼輸血設備,而且一時半會兒也沒法血型配對,徐老伯也隻能幹著急,跟著村裏的老人求神拜佛,替林蕭祈福……

也就在這幾天裏,竹林村劫後餘生的消息,令全世界嘩然一片。

“奇跡!這是上帝恩賜的奇跡,之前一度引發全球恐慌的末日傳染疾病——HL在華夏國一個小山村終結了它帶來的噩夢!”

在全球都頗具影響力的《華爾街日報》,將這樣極富渲染力的標題率先刊登在了清晨的第一份報紙上,令全美為之震動。

之後,半數以上的版麵,都在深入解讀這次事件。

對於向來偏重金融領域的《華爾街日報》而言,這種舉動非常罕見。

賓夕法尼亞州街頭,許多人捧著報紙默默哭泣,同樣的災難,不久前也曾降臨在該州的一個小鄉村,隻是當時幸運女神並未眷顧他們,許多人至今還在對“末日預案”的殘酷規則耿耿於懷,不斷向聯邦法院控訴軍方的冷血無情……

繼《華爾街日報》後,一天之內,幾乎全球所有主流媒體都在爭先大肆報道這件事。

“這是生命的一次慷慨禮讚,竹林村無一病亡,在殘酷的自然法則陰暗麵前,人類實現了一次華麗的反擊!”

英國《太陽報》的刊文,同樣富有激情。

“早些時候,我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宣稱有望率先研發出遏製HL的抗體疫苗,但而今看來,事情出現了戲劇性的逆轉。”

日本《讀賣新聞》的口氣,稍顯一些遺憾,該國在醫學領域向來有著引以為傲的資本,但這一次,他們那些專家未能如願成為救世主。

“關於HL的末日預言已經告一段落,希望公眾不要再毫無節製的哄搶食物和純淨水儲藏在自家地下室,歐盟各國將繼續嚴密追蹤相關疫情,並致力於研究行之有效的疫苗。”

————法國《世界報》

“官方正式確認,我國西峽市漠北鎮竹林村的此次重大疫情已經得到控製,相關部門紅色警報已經降至橙色級別,但出於個人安全考慮,在警報徹底解除之前,廣大市民還是不要擅自靠近事發區域,軍方和衛生部門正在評估現狀,晚些時候會考慮解除全麵封鎖……”

————華夏國《人民日報》

隨著各大主流媒體的爭相報道,消息不脛而走,傳遍世界各地。稍晚的時候,事發國度華夏國官方也是通過幾大主要渠道,對外正式確認了竹林村當前的情況。

就在這則大新聞席卷全球,無數人都在為逃過末日災難大肆慶祝之際,一份由軍方從竹林村送出去的血樣標本,已經被順利送到了國家科學院這邊。

隨後,這份不足15ml的血樣標本,被精分成了十餘份,轉送到十幾個大國的科學實驗室。

HL噩夢降臨之初,令全球陷入末日恐慌中,一個專門應對此事的國際組織“FHL”匆匆組建。

FHL就是“抗擊HL”的英文縮寫,而第一時間分享重要進展,屬於FHL締約國共同製定的義務條款。

華夏國嚴格遵守了這個條款,第一時間將那份血液樣本共享,原本那個冷酷軍官打算命令軍醫從林蕭身上抽取更多的血液樣本,但遭到了劉璿月少校和特派醫學博士的極力反對。

前者是出於人道,而後者則是擔心活體因為失血過多死亡,引發新一輪HL末日危機……

兩日後,美國國家科學實驗室率先在樣本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該國力拔頭籌,主要是因為他們將那不到1ml的珍貴血液樣本再度細分,盡可能交給更多的科學家共同研究。

非常令人意想不到是,率先取得成果的是一位科學怪人,那位科學怪人長期以來就在致力於研究人類肌體中的超活性課題,那份血液樣本的某些性質,與他的研究內容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