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轉星移,萬物浩然,一切都在既定的秩序之中。
而秩序,又是誰製定的?
無人知曉。
既然如此,就總有一些既定之外的意外,這些意外不羈於秩序,散落在無盡的宇宙之中。
斯彤星球就是這些意外的其中之一,因為在這顆湛藍的星球上,出現了高等生命體。
這些高等生命體,他們自稱為“人”。
但是,他們卻生來不凡。
每一個意外的星球都上演著屬於自己的奇跡,而斯彤星球的奇跡,就是石頭進化成了生命體。
進化取決於環境,但是從石頭變成生命體,再到擁有智慧的生命體,這樣躍變式的進化,若非神明之力,似乎讓人不得信服。
而何謂神明?又是一個既定之外的意外?
幸好,這片大陸上的人似乎並不關心自己的起源,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對自己潛力的修煉。因為這裏的人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在這片大陸上,有體質、功法、段位三樣東西決定一個人的能力高低。
先說在這三個因素中,起主導作用的體質。體質,說白了就是一個人體內擁有怎麼樣的石頭材質,例如一個人隻擁有普通石頭的體質,那麼他的先天決定了他的後天無論再怎麼努力,就永遠隻有一個石頭的體質;而如果一個人擁有高等級的體質,比如熔岩的體質,那麼這個人一出生就擁有了屬於熔岩體質的一切特性,往往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直接碾壓一個修道在其之上但較為低級的體質。
體質的差異化造就了不同的能力,而差異化的體質卻源於並忠於起源的初始,簡而言之,就是你的祖先是一塊怎麼的石頭,你現在就是怎麼樣的體質,終生很難改變。
論天下體質有幾種,恐怕誰都無法估量,畢竟,進化初始的選擇本來就充滿了偶然性。
講到這,不得不說到另外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就是繁衍。經過大陸上人民從古至今無數次充滿創新和冒險精神,勤勤懇懇地嚐試之後,大家發現了一個規律:體質差異越大的配對,往往生出來的後代體質越一般,甚至有可能淪為最為普通的石頭體質。所以人們對於繁衍後代這件事上,就是兩種截然相反態度,要不就是愛情勝於一切,輕視後代的體質,甘願讓其淪為普通人;要不就是重視後代的體質,盡量找與自己相近體質的人繁衍後代。但就現在希斯大陸比比皆是的普通石頭體質的現象來說,被愛情衝昏頭腦的人還是占了大多數。
而後者,為了後代體質純正的必要,自立為族,謹遵宗族之道,使自族優良的體質得以傳承下去。
其次,就是功法,而談到功法,就不可避及的涉及到另外一個東西——氣。
時間追溯到遠古,那時候的人們就發現,流淌在每個人身上除了血液之外,還有一種被後來人叫做“氣”的虛無的能量。這種叫做“氣”的能量似乎又與起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它能夠聯結著一個石體的整體,使之受整體思想的控製,進而呈現出生命體的跡象,可以執行各種精密準確的動作,而不是幾塊會動的石頭那麼簡單。
在遠古社會的時候,人們一直認為這種“氣”是不可控的,因此,那時候的人們思想與“氣”之間不能很好的銜接,行動都顯得很笨拙。漸漸地,就有人開始有意識地利用思想去控製這種“氣”,讓它能夠更好的與自己的思想銜接,達到整體統一的境界,這便是修煉的雛形。
而後來無數的例子也證明了,這種修煉的方法是可行的。
體質的更迭隨著社會人口的增加逐漸飽和,但人們對這種“氣”的修煉卻不曾停止,如何能夠更好的掌握它,成了很多人的夙願。直到當人們能夠爐火純青使用這種“氣”的時候,一個更加不可思議的奧秘被一些得道高深的先驅者發現了——“氣”這種東西,修煉到極致,竟然可以實體化!
實體化的“氣”,呈現出與體質相匹配的顏色,由體內四散而出。而這時候這種實體化的“氣”,可以繼續往兩個方麵修煉:向內繼續修煉,可以使自己的體質帶上各種不屬於自身體質之外的特性,例如火的屬性,雷的屬性等等;而向外修煉,這種實體化的“氣”可以被注入各種野獸中,並為己用,而這種石體人們稱之為靈獸,能力高低由靈獸本身的體質和主人的修道深淺有關。
功法這個概念,是在實體化的“氣”出現之後,才慢慢出現,並被人們接受。
時至今日,煉“氣”之道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大千世界,珍獸異術,無奇不有,而功法的高低,又與體質息息相關……
最後,便是段位,顧名思義,這是一種等級製度的延伸。
雖說等級製度的出現似乎製約人與人之間的公平,但是作為社會進步的產物,他的出現是有他的必要性的。畢竟,體質的差異化已經無形中向這個社會中滲透了不公平的因素。這個世界,也向來習慣將話語權交給強者。而段位的出現,隻是為了更好的認識到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