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六年,肅州。
肅州城乃是周朝的重要邊關城市之一,也是西北邊境的最後一道防線。肅州南麵環山,整個城依著南山地勢而建。而城外被一條喚做馬蓮河的寬大河流包圍。過了馬蓮河向北三十多裏便是胡人的領地。胡人身形高大,性貪婪,常與肅州守城將士發生摩擦。但肅州城占著地理優勢,端的是易守難攻的架勢,因而胡人數次攻而不得,隻得作罷。
肅州城雖是邊鎮,但因將領駐守,另有數萬兵士的西北大營常年駐紮,所以不似那般貧困,倒是一個熱鬧的邊陲城市。
武將常年征戰,家屬俱心憂不已,因而城外唯一的寺廟香火甚是旺盛。
這寺廟喚做白雲寺,已有百年曆史,坐落在幽靜的南山上。南山陡峭,隻有蜿蜒而上的石階通向寺廟,石階盡頭,便可見寺廟全貌。青灰色的殿脊高高聳立,杏黃色的院牆點點斑駁,再加上深沉而又悠遠的鍾聲在林間飄蕩,使得寺廟更多一些滄桑之意。南山上種滿杏樹,長勢頗旺,初春之時,杏花開的最早,花瓣潤澤透明,花香清甜悠長。至夏日,大而飽滿的杏子滿掛枝頭,翠綠中點點金黃,將南山點綴的煞是好看。林子中還有一條溪水,名浣溪,這溪水自石峰而出,清澈無比,如同玉帶一般盤旋在南山之上。因而這南山也稱得上是肅州一景了。
正是初夏好時光。
隻見浣溪裏,有一個身著淺藍色粗布服的小姑娘。小姑娘約莫六七歲,細致烏黑的頭發隻梳了簡單的雙髻,眉毛彎彎似是新月,眼睛水靈靈的就像大雨衝洗過的黑濯石一般。
好吧,這個正光著腳丫在浣溪裏抓魚的小姑娘,就是我們的顧曦了!
顧曦脫去鞋襪,裙裾挽起,赤腳站立在清澈的溪水中,她腰身微微彎起,雙手握著鋒利的魚叉,一動不動,緊緊的盯著水中正朝她遊過來的一條大胖魚。魚兒似乎感覺不到自己已成為了獵物,兀自歡快的遊著。眼看著魚越來越近,顧曦心裏暗自高興:今晚又能給姑姑滋補身體了。心裏越發歡樂,但手頭上卻是絲毫不敢放鬆。
顧曦蓄勢待發,正準備將魚叉又快又狠的插入水中,隻聽得呼的一聲,感覺有東西擦著身體而過,便嚇了一跳,向後一退,隻看見一粒圓圓的石籽正好漸入水中,原本平靜的水麵便蕩起一圈漣漪。
那條胖魚倒是乖覺,仿佛感受到了什麼,忽的搖著尾巴轉身遊走了。
顧曦很是氣憤,眼看著一頓肥美的晚餐就這樣溜走,換做誰誰都生氣,於是直起身,回頭往岸邊看去。
隻見斑駁的樹蔭下,站著一位身著紅色金絲繡大枝芙蓉騎馬裝,腳踩及膝黑色馬靴的小姑娘。她約莫同樣年紀,白皙的臉龐因為生氣而憋得通紅,微微凸出的前額滲出細小的汗珠。此刻她雙手叉腰,正瞪著顧曦,模樣霎是可愛。
顧曦心想,瞧這樣子,應該是小姑娘用石頭打跑了她的魚兒吧!
她還來不及出聲,隻聽得耳邊傳來小姑娘那糯糯而又理直氣壯的聲音:你好不講理,那魚兒遊的好好的,你為何要捉她?
顧曦咧嘴樂了:小姑娘,你平白無故嚇走我的魚,我還沒找你算賬呢!
小姑娘蹬蹬蹬邁著小腿上前,離河岸又進了一步,嘴角嘟起,白胖的小手指著顧曦,道:你不知道這是佛門聖地嘛!還殺生,你不怕佛祖怪罪?
顧曦暗自好笑,覺得這小姑娘一副小大人模樣,故而正經道:我說,你哪隻眼睛看見我殺生了?
小姑娘指了指顧曦手中的魚叉,氣鼓鼓的說道:我明明看見你用手裏的東西要叉魚,如果,如果不是本小姐大發慈悲,及時阻止,魚兒早就成你的腹中餐了!
顧曦轉過身,拿著魚叉,慢慢踱步,往水中心走去,又去尋找魚兒的蹤跡,邊走還邊懶懶的說:誰說拿著魚叉就是要捉魚了,我在水裏散散步活動活動筋骨不行嘛?
言罷,又伸伸腰,揮舞了下魚叉,放佛在證明她真的隻是在散步。
小姑娘氣的直跺腳,想入水與她爭論,卻又瞥見溪水裏那滑溜溜的大石頭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便心生怯意,故而憤憤說到:你、你、你......你不講理。我、我、我......要去告訴寺裏的師傅!
顧曦不在意,回頭做了個鬼臉,擺擺手說:你、你、你......去吧去吧,省得在這打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