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眺望路兩邊色彩斑斕的“五花山”,心情異常晴朗。我們三人一上車,就開始打開了話匣子,從文學談到工作、從家庭談到孩子,其中的喜悅共鳴不言而喻。轎車在我們一路的歡笑聲中,很快駛到新開嶺的西嶺楓園。還沒等下車,尹卓玲就喊了起來:“你們快看,前邊的那幾樹紅葉多漂亮啊!”我探頭向路邊一看,有幾樹深紅的楓葉,在幾樹綠葉、黃葉的簇擁下,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秋光中泛著不同的色澤,讓人有種放舟千裏的感覺。田主席說:“我們從這條路往上走,前邊的楓葉更多、更紅。”我們急忙下了車。一股清涼的風兒迎麵撲來,涼絲絲中裹著稻穀的酣香,還伴有秋季野花那獨特的幽香,更讓人神清氣爽。

新開嶺的西嶺楓葉是這一地帶最有特色的秋季景觀,山路兩旁的楓葉,有的是一種淡淡的黃,這種黃有些發嬌,葉子泛亮,微風過後,在秋的映照下,葉子發出刺眼的金花;有的是一種深深的黃,這種黃紋路清晰,厚而凝重,就像被畫筆重新臨摹一番,在秋陽的撫慰下,顯得異常傳情豔麗。大多樹種上還是閃動著褪去了新綠的那種凝思深綠,在幾樹金黃的簇擁下,像打了興奮劑似的,看見我們的到來,愈發躍躍欲試,發出“沙沙”的聲響,好像在極力吸引眾人的眼球。再看佇立在路邊的幾樹殷紅,像而立之年的倜儻型男,用那凝重的目光、偉岸的身材,還有剛柔並濟的舞動,不但掠取了一聲聲驚歎和“哢嚓哢嚓”的閃光,更讓許多人在他的腳下駐足仰望!

也許是久居鬧市浮躁了一顆顆煩悶的心,文友們還沒等下車,就傳來一聲聲驚喜的感歎聲。站在路口,極目遠眺,霧靄中的遠山,被一層層薄霧繚繞,形成了一種霧鎖山峰山鎖霧的別致景觀。在田主席和曉華主編的帶領下,我們一行32人邊欣賞著途中景致,邊往500米處的高崗地帶、紅葉密集區信步走去。

此時,每放眼一處景致,都是滿眼的喜悅、賞析。於是,我拿起相機左一下、右一下地照開了。

“後邊的人,你們快點,我們要照集體相了。”前邊的人不停地朝我們喊著,我急忙收起相機往前跑。在高崗的紅葉區,我們留下了珍貴的集體照。

站在嶺頂雲端,放眼千裏山川,我心裏不由得湧起“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撼人詩句。再看,田主席雙手掐腰,曉華主編雙手習慣性地往後一搭,目視前方,盡情飽覽“五花山”的神色。別說,他們的身影,還真有一種氣吞山河、指點江山的魅力。於是,文友們絲毫不放過搶拍的“焦點”,對著兩位就是一頓“哢嚓”。由於我不擅長攝影,隻捕捉了田主席一個凝視遠方的背影,搶拍了曉華主編一手托腮,微笑凝視遠方的畫麵,還有朱大哥看著文友們上下忙活的開心照。看著相機裏的“焦點”,自我感覺良好,因為這真的是一組富有詩意的畫麵,回去再加個描述,堪稱傑作。

秋季的色彩,悠揚而溫怡,那一樹樹激情四溢、大膽燃燒的楓葉,有的由綠變黃,有的由黃變紅,有些已經泛著絳紫。她們相擁在一起,盡情釋放姹紫嫣紅,一個有血有肉的“五花山”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的麵前。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我真的有些詫異,為什麼大多數人把美麗的金秋描寫得蕭瑟、淒涼,可眼前的秋景,分明是一個旖旎的海洋,分明是一個詩的世界!

秋的韻味,充滿著閃亮和飽滿。特別是那一樹樹恰似遐思、恰似期待的紅葉,讓人感歎人生四季的輝煌和孕育。落葉不是枯敗,那是一曲幽靜的夢,這個夢,就是四季輪回中永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