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初定方略如果把外商打成了內傷,希望就會變成失望
2003年4月,富多遊調入香西鎮的第九天,香西鎮召開了全鎮領導幹部大會,參加對象擴大到年產值三百萬以上的企業負責人。
會議推出了優化發展環境、加大財稅征管力度、鄉鎮企業轉型遺留問題的處置意見等三個改革方案。
富多遊在會議總結中肯定了前任班子的成績,指出了當前存在的思想僵化、機製不活、經濟滑坡、環境不優、財政困難、幹部工作不實等六大問題,提出一二三十的工作思路,即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死死盯住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兩個關鍵,認真做好財稅、招商、項目建設三個重點,全麵完成公路交通、農業水利、民政優撫、用水用電等方麵的十項重點工程,描繪了香西全麵發展的新藍圖,吹響了香西加速進位、時不我待的新號角。
上午會議結束以後,下午分片分組討論,第五組召集人是鎮人大主席、河西片片長鍾迪男,土改幹部,54歲,嗜煙好酒,無酒不上桌。
去年7月收糧,機關有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在過磅碼糧過程中缺水虛脫,暈倒在地,眾人在搶救中見旁邊有一軍用水壺,急忙打開水壺倒灌,許久,年輕人睜開眼睛,滿臉通紅,打了一個酒嗝,眾人聞得酒味,察看水壺上用紅色油漆寫著鍾迪男三個大字,眾人大笑,原來鍾主席下鄉隨身帶的是酒壺。
再看年輕人,已爛醉如泥,全身赤紅,口中胡言亂語,就如街邊醉漢,池林酒仙。
河西片所轄企業最多,討論也最熱烈,工辦主任秦時備原來在海南製種,長期走口岸,跑江湖,對地方發展環境感受最深.
他說:香西這幾年發展滯後,主要是固步自封,思想不解放,沒有樹立“小發展,大困難;大發展,小困難;不發展,最困難”的觀念。
財政所所長熊三毛說:“中央過的是甜日子,省裏過的是美日子,市裏過的是好日子,縣裏過的是苦日子,鎮裏窮的沒法過日子”,一個地方要從根本上消除貧窮,一定要把老百姓變為老板。我們現在發展民營經濟要向溫州人學習,要學習溫州人的創業精神。溫州人的富,富在觀念上,富在行動上,富在“兩板”精神上: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有大錢當大老板,有小錢當小老板,沒有錢借錢當老板,借不到錢晚上做夢還想當老板!
辦主任賈太昆搶過話頭說:我們香西的差距在觀念上,官本位意識太濃,幹部群眾戀機關,不想創業,不願吃苦,一天到晚想升官!整天琢磨走關係、拍馬屁,這樣的機關肯定是死水一潭,沒有活力。
苟史運說:觀念一落後,發展就滯後,看香西在全縣的位置,原來是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現在是“標兵越來越多,追兵越來越少,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標兵跑得越來越快,追兵追得越來越緊”。
秦時備笑著說:發展的軟硬環境決定著一個地方的形象,今天富書記說得好,我們不能當四手幹部,外商來了招手:來呀!全中國我們最好;酒席上拍手:沒問題;有了問題甩手:鬼都找不到;最後,達不到目的就動手:他奶奶的,你小子現在跑不掉,死打,把外商打成了內傷。招商,實際上是“搶”商,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一定要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隻有環境優良、寬鬆,人家才願意到你這個地方來,人來了就有機會,才會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項目流。一個地方人都不來,“鬼”都不去,怎麼會有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