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短劍的作用(1 / 2)

下山的路上,淩一順道去了一下道藏樓,迎接他的依然是清虛師兄,看著那色眯眯的模樣,淩一真的想吐,幸好凝氣訣放在一樓,且是淩一知曉的地方,不大一會兒,淩一便拿著凝氣訣出來了。

按常例,淩一給了清虛一塊靈石,可是這個清虛師兄卻笑眯眯地推開了淩一的靈石,“師妹,隻要你經常來這裏就好,這靈石呀,你還是拿著用吧,你都要進凝氣期了。”

淩一想想也對,便沒有推辭,拿起靈石,取道下山。白天行路,不至於像晚上那般緩慢,又加上走了幾次,這路也更熟悉了許多。

不大一會兒的工夫,淩一便到了目的地,盤腿坐於青石之上,先運行導引之法,令身體靈氣充足,然後再打開凝氣訣,照著上麵的口訣一句一句來,卻發現根本就沒有效果,不由得心裏一驚,莫非這裏有什麼問題不成?

淩一跳下青石,在潭邊運行導引法,一樣無法築靈泉,淩一額頭上的汗不由得滲了出來,怎麼回事兒,不是一切大好嗎?現在出什麼問題了?不能築靈泉,便無法踏入凝氣期,無法進入凝氣期,如何上飛劍堂?

淩一努力讓自己保持鎮定,按著凝氣訣上的口訣一字一句,慢慢揣摩,然後再導引靈海的靈氣慢慢築靈泉,卻發現依然不能得,那靈氣始終無法聚攏,像一片雲一樣,漂浮在那裏,完全不受控製。

既然無法築靈泉,不如看看這第一式還能不能耍起來,淩一擔心,自己連這第一式沾衣訣也無法施展了。

挺劍立身,淩一按著腦海裏的動作,行去流水般完成了動作。待一套動作完成,淩一長舒一口氣,體內靈海裏的靈氣還依然充盈,沾衣訣也依然流暢。

正當淩一高興之時,忽然看到自己拿來當目標的大樹,雖說有十幾處傷口,但是跟上午不一樣,上午這傷口哪一劍不是入木三分?哪棵樹可以直挺挺地立著?現在這樹的劍傷為什麼這淺?僅僅隻是放下半截手指?僅僅寸餘!

淩一依著沾衣訣,增加了手裏的力度再次施展,卻發現那劍痕依舊不深,隻一寸深,不由得心下疑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打開殘卷,第二式隨雲訣,淩一依著第二式的口訣慢慢揣摩,再加上文字解釋,淩一才知道這第二式竟然如此詭妙,看似進,實則退;看似退,實則進;進也是進,退也是退,虛虛實實根本無從判斷。

淩一照著理解,慢慢施展第二式,卻發現這青光劍突然重的離譜,淩一根本就舉不起來。淩一不由得大驚,自己即便是一個普通人,哪有舉不起劍的道理?

一次次嚐試,卻一次次失敗,這劍根本無法舉起來,更不用說施展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淩一心下大愕,連忙把第一式再出劍了一次,而這一次竟然發現根本沒有任何問題,劍輕輕地,雖說力道下打了折扣,可是劍依然運轉自如。

正當淩一以為沒問題,打算運行第二式時,卻又發現這劍根本抬不起來,心裏疑惑道,莫非單單打通九脈,無法練習第二式?可是,這劍譜不是從五脈一直到築基期的嗎?

還是我手裏頭的短劍不能發揮作用了?想到此處,淩一連忙伸手入懷,這一伸不要緊,淩一竟然發現這劍竟然不在懷中。

淩一大驚,連忙細細查找,卻發現全身上下哪裏也不見,再看看這大青石旁邊也是不見,莫非掉了?

大驚之餘,淩一總算知道自己為何無法築靈泉,無法練習第二式了,原來是這把短劍不在身邊。想到此處,淩一連忙返身尋找。

樹林裏樹木濃密,雜草叢生,淩一雖已經走過幾次,雜草卻依然“高聳”,淩一低著頭,拿著青光劍不停地拔弄著雜草,在自己走過的地方,一寸一寸地找著。

如此,在太陽即將要下山之時,淩一遠遠地看見不遠處有個東西閃了一下光芒,不由得一喜,莫非前方便是自己的短劍?

淩一興奮地奔向短劍所在的位置,就在快要到達那個地方時,忽然一陣陰風吹來,淩一連忙閃身一看,不由得全身冷汗。

隻見得不遠處的草叢中,跳出一隻青眼白皮大虎,還沒有等淩一看清楚,白虎便撲向淩一。

淩一連忙後身一撤,手中的青光劍穩穩地握在手中。白虎見一撲沒中,怒吼一聲,青色的眼睛裏閃過幾絲光芒,對著淩一再次撲了過來。

這白虎身長八尺八寸,滿身橫肉,那雪白的毛發再加上那青色的眼睛,四蹄下那堅硬如鐵的倒鉤,令人望過去,便生出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覺。

麵對撲來的白虎,淩一並沒有退讓半分,正想找找什麼東西練練手,沒想到,就來一隻白虎,那樹畢竟是死物,哪能休現這第一式沾衣訣的威力?

陰風陣陣,待那白虎挨得近了,淩一嘴角露出一股子笑容,左手按著劍鞘,右手迅速出劍,一招沾衣訣,迅速在白虎身上刺出十幾道口子,口子雖然都不深,卻讓白虎流血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