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金老說峨眉一派源自郭襄四十出家創辦,,但實際上後世多認為峨眉武術起於戰國,成於南宋。創辦者也並非郭襄,而是戰國時期的司徒玄空,號動靈,耕食於峨眉山中。他模擬猿猴動作,在狩獵術基礎上創編了一套攻守靈活的"峨眉通臂拳",據說學徒甚眾。因為司徒玄空常著白衣,徒眾們稱之為"白猿祖師"。峨眉武術正是發源於此。
當然,這些都不是我們現在要論證的事情。
胡青牛將一份請柬交給峨眉守山的門童,然後在他清亮的一聲‘明教教主陽頂天,攜蝠王韋一笑,神醫胡青牛蒞臨’。我們正式踏足於峨眉的山門。
雖然明教一向以食素,節儉為名,可是光明頂的教內建築也是頗具規模,照理說同樣作為傳教聖地的峨眉,再怎麼也不回比光明頂的規模差,可是眼前的景象還是讓我小小的吃了一驚,除了主殿修的有些華麗,其他偏殿,以及門內弟子的宿處,都是一般的土房子,規格的排列在竹林之中,淡淡清幽雅意透出其中,領路的門童將我單獨帶到了後山,然後爬了一坡山路。
思過崖!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有一瞬間懷疑這是不是神雕的世界,思過崖不是華山的後院麼?為何會在峨眉山上,不過,想想也就了然,郭襄是為對楊過求而不得才出家為尼,思過思過,到底為何過,又有誰說的清?
我是被門童以掌門請見的名義邀請來的,到山下以後其他人就不能再上去了,所以同行的門童都沒有一起來,可憐我這個沒有了武功的西貝貨,上山崖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還好這裏的思過崖不像華山那裏的那麼變態,說是山崖,其實也就是一座比較險峻得山,隱隱還有一條小路蜿蜒而上,不然我堂堂一教教主,上個山崖都需要人幫忙,那真的是個大笑話。
一路呼哧呼哧爬上去,還沒有來得及踹口氣就被上麵站著的人嚇了一跳,是,郭襄吧?!我沒有想到這個五十幾歲的人了,看起來還像三十幾歲的樣子,保養的真好,要不是門童說上麵就她一個人,我真的懷疑那個是風陵,而不是她!
“天兒,你怎麼啦?!”也許是看出我上山的動作實在不像是一個有武功的人,她的語氣急促又帶著擔憂,我在心裏暗暗猜測,臉上卻不動聲色的笑著安慰她,“隻是一點小事情,不用擔心。”
“你還不說實話,你誠心要讓娘擔心死你是不是,好幾個月都不給我來信,你知不知道娘這幾個月都快要擔心瘋了,差點就想要出來找你了,”說著說著眼淚水就啪嗒啪嗒掉了下來。
轟!!!!!!
我就被那個‘娘'字給嚇懵了。
“娘?~~~~~~~~~~~~”別驚訝,我不是在叫她,我隻是機械的重複她的那個字。
“兒子~~~~~~”叫的那個蕩氣回腸,餘音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