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張揚的青春,都離不開愛的引領,
多麼美好的人生,都離不開愛的滋潤。
愛是人生永遠上不完的必修課,
真正聰慧的人,一定懂得在每一天,都接納愛,也奉獻愛,
讓愛照耀的生命絢麗多姿。
你的美,不隻是上帝看得到
2009年11月最後一個周末,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莫克小鎮,一場隆重的葬禮正在舉行。從四麵八方自發而來的人們排成了長長的送葬隊伍,默默地為因心肌梗塞而死的傑夫森送行。也許有人會驚訝,傑夫森不過是一個有著三十多年乞討史的職業乞丐,他平生似乎並沒有任何英雄壯舉,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異口同聲地說他是一個好人,說他的美上帝都看得到。
原來,這個失去了一隻臂膀、靠乞討為生的傑夫森,在他三十多的乞丐生涯中,還做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念的事情,下麵就是從中選取的一小部分:
他曾向消防部門報告了三處火險隱患,及時避免了可能發生的重大火災;
他曾為一位截肢的青年無償獻血500CC,保證了那個手術的順利進行;
他曾向遭受颶風的佛羅裏達州的災民捐獻了2000美元,而那是他全部積蓄的三分之二;
他曾協助警方搗毀了一個販毒窩點,並多次向警方提供重要的破案線索,被當地警察尊稱為最值得信賴的“眼線”;
他曾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多方奔走,終於幫助兩個走失的兒童找到了親人;
他每年春天都會蹲守在那條繁忙的公路邊,悉心地照料那些需要穿越公路去繁殖的青蛙,盡力地幫助它們免遭往來車輛的傷害。他還先後收留過7隻流浪貓和3隻流浪狗,救助過受傷的貓頭鷹和蒼鷺;
他山間的簡易小屋裏,幾乎所有的用具都是他從垃圾箱中撿來的。他平素生火做飯,都是從山上撿枯枝和樹葉做燒材,從沒有砍伐過山上的一棵樹。他從不亂扔垃圾,沒有用的廢物,他會背著走上五裏多的山路,送到鎮上的垃圾回收站;
他是一個愛美的人,居住的小屋收拾得幹幹淨淨,屋前還種了好多的花,屋後栽了果樹。他每次出門乞討前,都要換上幹淨的衣裳,都要上上下下整飾一番,仿佛是去見尊貴的客人;
他不管是否有收獲,收獲有多少,常常是微笑著,知足地過著每一天,從沒有聽到他歎息過,更沒有聽到他抱怨過什麼。
……
葬禮上,牧師閱讀了傑夫森放在衣兜裏的遺言:“我很感激自己能夠生活在這樣美好的世界裏,我一生都在接受人們善意的關注和幫助,都在感受著愛的溫暖,我也十分願意為這個世界留下一些關切和溫暖,隻是我做得太少了,少得可能連上帝都看不到,但我還是衷心祝願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
“傑夫森,你的美,不僅上帝看得到,世間無數眼睛都看得清清楚楚,不隻是今天來為你送行的人們,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相信他們都會敬重你的美德,都會為你美麗的人生心存敬意。”牧師深情的話語,道出了世人共同的心聲。
沒錯,傑夫森的美,不隻是上帝看得到,愛的眼睛都看得到。
一杯安慰
那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一個炎炎夏日的午後,在紐約郊外的一棵大樹下,勤快的安德魯正悠然地整理著農具。他是一個孤兒,受雇於這裏的農莊主已經有兩年多了,很滿意自己這份十分辛苦的工作,烈日也沒有影響他愉快的口哨聲。坐在那裏,他一次次地張望著前麵那大片金黃的麥田,心中充溢著一份巨大的成就感,仿佛那即將到來的豐收完全屬於他自己,完全忘卻了自己隻是一個卑微的打工者。
不知何時,一位老者蹣跚著從安德魯麵前走過,老者目光呆滯,神情抑鬱,似乎揣著許多難言的心事。
“嗨,多好的陽光啊!”安德魯不禁衝著老者喊道。
“是麼?我討厭這樣叫人心煩的烈日。”老者煩躁地回敬道。
“先坐下來歇息一下吧!”安德魯熱情地邀請老者。
老者遲疑了一下,還是默默地接過安德魯遞過來的一個馬紮,緩緩地坐到了樹陰裏。
“來一杯清涼的山泉水吧。”安德魯拿起身邊的水桶,熱情地給老者倒了一杯水。
老者輕輕抿了一口水,眉宇舒展了一點點。
“怎麼樣?涼爽吧?這可是地地道道的山泉啊。”安德魯得意地向老者講述起自己如何走遙遙的路、爬高高的山,才打回來如此甘甜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