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楊老爺子如此開心了,家族後繼有人,他豈能不老懷大慰?
別看楊雄和楊霸,如今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楊雄二十二,楊霸二十一,看上去,似乎這個武徒巔峰,實力並不是怎麼強啊。但這麼想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玄武大陸武道昌盛,幾乎人人都在習武,也幾乎人人都能耍幾下,但耍幾下和真正的高手,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武道一途,一共有數個階段,其中武童隻是最低階的,幾乎是個人都能成為武童。但想要突破武童巔峰,進入武徒,那就不容易了。武童階段的修行,主要是打熬身體、鞏固基礎和修行元氣,這個階段的武者,還不能使用元氣,甚至是增強自身都做不到。武童階段,說白了,其實隻是一個養氣的過程。初始的元氣,就和母體內的嬰兒差不多,非常的脆弱,一個不小心就會消散,凝聚之後消散,再想重新凝聚就不容易了,所以武童階段的武者,戰鬥力確實是非常低下,其實就是一群花架子。
但到了武徒那就不一樣了,武徒境,武者已經可以使用元氣戰鬥。或者強化攻擊,或者強化防禦,或者強化身體的各種素質,例如速度、輕盈、反應等等。可想而知,能夠使用元氣和不能使用元氣,之間的差距是何等之大了。也就是說,武徒,其實是一個初步運氣的過程。
而想要從養氣進入運氣,這其中的難度之大,超過六成的人終生都無法跨過。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丹田內凝聚元氣核心。不管是什麼形式的,也不管是什麼強度的,核心是必須存在的。就好比楊易丹田內的虛雲,就是非常高明的一種凝氣方式。隻有成功凝聚出核心的元氣,才不會那麼容易的就消散,才能支持武者進行元氣的運行和使用。
武徒再往上,還有好幾個階段,分別是武士、武師、武宗、大武宗、武尊以及武聖。
更後麵的階段且不說,直說武徒到武士,這同樣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管卡。武徒階段對於元氣的運用,還集中於體內,也就是說,武者可以用元氣強化自身,可以提高防禦,也可以提高攻擊,甚至可以提升身體的各種素質,但歸根結底,還是在體內,在皮下,在經脈中。而武士境的武者,元氣已經能夠外放。雖然這種外放還能初級,頂多是在體表形成一層簡單的元氣膜,視階段不同而厚度不同罷了,但這個小小的變化,卻是質的不同。
元氣在體內,再怎麼強化,其實還是強化那個肉體,但肉體的強化,終究是有極限的。最強的武徒,也擋不住神射手的一箭。尤其是西北莽原的遊牧民族,極善騎射,箭矢銳利無比,武徒境的武者麵對這種攻擊的時候,要麼就快點跑,要麼就快點靠上去,不遠不近的吊著,遲早是一死。但武士不同,能夠外放隻體表的元氣,能夠在他們的體表形成一層保護膜,這層膜,隨著實力的越強而越發強大,知道武士巔峰,尋常的兵刃箭矢幾乎已經很難傷害到他們,除非,使用這些武器的,是同樣的武士級強者。而進攻方麵,武士級的強者也能讓元氣覆蓋在自己的拳頭和武器上,元氣在防禦方麵非常強悍,在進攻方麵同樣不俗,形成的元氣刃,銳利得恐怖,即便是精鐵,也能瞬間斬斷,等閑山石,更是切之如泥。
所以說,武徒和武士之間的區別,說到底,就是元氣的初級應用和中級應用,但往深了挖,其實兩者的差別蠻大的。武徒,隻需要凝聚元氣核心就行,但武士,必須將身體的穴道打通大半,隻有穴道打通,元氣才能初步外放,若是更加高級的外放效果,那就需要將穴道全部打通才行。當然,那已經是武師的能力了,暫且不詳談。
從武徒到武士,幾乎又是一多半的武者會被刷下去,畢竟打通穴位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即便能夠承受住痛苦,穴道的緊閉性也非常重要。縱觀整個玄武大陸,武者何止千萬,就是這慶陽郡內,就有超過數十萬的武者。而如此多的武者中,隻有大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武者能夠進入武士境,這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小得讓人心寒。
而隻有成為武士,才算是真正的邁入了武者的道路,真正的邁入了武之一途。整個慶陽郡,記錄在案的武士,不超過一千人,就是這一千人,幾乎組成了整個慶陽郡武林的中流砥柱,所以說,武士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如今這楊雄和楊霸,都差半步就會成為武士,成為武林的好手,如何能夠不讓楊老爺子開懷大笑呢?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以她們二十出頭的歲數如果能夠成為武士的話,不出意料,他們最終的成就,將會是武宗!
武宗啊,慶陽郡的最強戰鬥力,可不是說笑的,楊家的老爺子就是一個武宗,也正是因為楊老爺子的存在,楊家才能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裏就成為整個大青山方圓數百裏的實際掌權者,上百個大小家族都成為了楊家的附庸,家族的力量,在整個慶陽郡內都排上了號,可見一個武宗的力量是何等的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