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緊急傳召(1 / 2)

劍南道以北,茫茫蜀山叢中,陡峭險峻、秀麗挺拔的鳳鳴山橫空出世,赫然矗立於巴蜀大地,雄偉壯觀。

遠觀之,鳳鳴山山脈由東向西延綿數裏,山峰飄渺,氣勢雄偉,雲蒸霞蔚,雨絲霏霏,景色秀麗,氣象萬千。

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回路轉,雲斷橋連;澗深穀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

所謂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

鳳鳴山春季萬物萌動,鬱鬱蔥蔥;夏季百花爭豔,姹紫嫣紅;秋季紅葉漫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鳳鳴山下,玉龍河兩條支流環南北兩麵,似出乎兩腋,拱衛揖讓,交彙於鳳鳴山正東,形成玉龍河。此“三麵環水、兩溪合流”乃衝陰和陽之大吉意象,為清修門派首選之地。

無極門便出自此山,源自正一道。

自鳳鳴山開宗立派以來,無極門至今已有三百餘年,已是靈界赫赫有名的清修門派之一,四海之內聲名遠揚。

鳳鳴山東麵,玉龍河南北支流兩相交彙,河畔數座小山參差其間,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綿亙,山環水繞,堰塘層迭,山嶺玲瓏,錯落有致。

溪水純淨澄碧,曲折善變;花木繁茂蔥蘢,秀拔多姿。玉龍河合流之處,百具石墩傲然挺立於水中,呈弧形狀,貫通南北,稱百步橋。

百步橋中段巧連西河畔,無極門山門殿便於西河畔臨水而建,坐西向東,莊嚴肅穆。

以山門殿為中軸線,迎仙閣、天師殿、上清宮、太和宮層層向上,依山而建,延至山腰,飛簷鬥拱,立柱回廊,琉璃豔彩,氣勢恢宏。

太和宮前設有演武場,白石為基,玉柱環繞,乃無極門弟子日常習武修行之地。而兩側分別建有鍾鼓樓,藥王殿。

穿過太和宮,有兩條蜿蜒石階分別通往南北崖。

北崖喚作玄武崖,無極殿便坐落於玄武崖崖頂,乃無極門議事廳。

無極殿前的懸崖絕壁之上,建有一座八卦亭,橫空挑出,下臨深穀,險峻無比。

而南崖高於北崖數十丈,又稱七宿崖,崖頂建有太清宮,乃無極門長老清修之地。

七宿崖有一條曲徑小道通往鳳鳴山山頂,此處青山含翠,雲霧環繞,時有玄鶴盤旋,一派仙家氣象。

坐落於山頂的玉虛宮,乃是無極門曆代掌門的清修之地,也是無極門禁地,除曆代掌門之外,其餘弟子就算武藝修為卓越,也不得登頂。

鳳鳴山西麵乃是無極門後山,這裏群峰如筍,溪澗如練,美景如畫,乃鳳鳴山中最原始、最神秘的幽靜之地。

半山腰有一個天雲洞,洞口上方題著“悔過來、悟過去”六個朱色大字,甚是醒目。顧名思義,凡無極門弟子有犯錯者,均會被罰於此,讓其麵壁思過,悔過自新。

而此時,天雲洞內數盞壁燈已然亮著,洞壁之上刻有道家經文,火光悠然舞動,經文若隱若現。

洞中央,一位青年閉幕盤膝而坐,身著淺色灰衣,儒雅卻又不失陽剛之氣,雙手自然置於雙膝之上,穩如磐石。

此人便是無極門現任掌門玄陽真人座下大弟子——孟天垚,道號清塵子。

孟天垚本是孤兒,四歲時入無極門,拜入玄陽真人門下,五歲便跟隨玄陽真人讀書識字,學道修行,至今已有十八載寒暑。因其天資聰穎,生性好學,故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皆極其妙;諸子百家,三墳五典,所覽無遺。實乃無極門年輕後生中之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