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天芒山是怎麼來的,隻是聽長輩說在至少五百年以前這裏是沒有山的。想想也是在這個大大的平原上方圓幾千裏都沒有一點小土丘,更不要說山了,隻有這裏很突兀的矗立著一座近千丈的高山。
有靠近大山的村莊裏傳說這是一座鎮邪的山,山上住著神仙而山下則壓著曾經為禍人間的妖怪。可是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大多數人都會把這個傳說當作一個笑話。隻有那些上了年紀的長輩都會有著這麼一點執著,認為說不定真有法力高強的神仙住在山上。每年都會在十二月的二十八對著山祭祀一下,盡管現在不提倡迷信了但是這個習俗還是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
這座山還真有著一點神秘在幾百年的時間裏還沒有人翻過這座高山,哪怕是半山腰都沒有人到達過。不是因為高,而是因為山路崎嶇,岔路眾多,一不小心就彎彎繞繞的下來了。也有人嚐試過畫地圖,可是一到山道上,以前的路全不是地圖上的那麼回事。隻有這裏的當地人才會找到一點門路,可以在山腳下的一些地方采些藥、砍些柴。當然隻限在山腳下,再上去一點就會迷路。
到半山腰為止,這座山基本上終年被雲朵蓋住。偶爾山腰處還會從雲層中顯露出來,然而就是顯露出來之後更是讓人們感到神秘。不是山的神奇而是因為這雲,好似被人一巴掌拍出來的一個巴掌般的洞,這也被人們譽為山上的第一奇景。
就在這座山被人們認為這是一座普通的山時,大山就好像要證明它的不一般似的。從六月一直到八月都是時常傳來陣陣轟鳴聲,附近的人都以為這是火山要噴發了。國家還在大山的居民擔憂聲中派來了一隻專家組,經過兩月的研究一致認為這不是因為地質的原因,而是天氣的原因。在得到這麼一個結論後,人們終於放下了心。於是在這個結論公布後不久,大山上的陣陣轟鳴聲終於消失了。就連原來整年包裹著大山的雲朵都消失不見了,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采藥的村民竟然還爬到了半山腰上采到一些珍貴的藥材。從此這座大山就迎來了一批一批的人,就連和尚道士都有不少。
村裏人都認為是山裏的神仙離開了這裏,所以才會引來這麼多的人來到這裏,並且這些人肯定試圖找到山上的神仙留下的寶貝。因為就連這裏的砍柴的村夫阿鬆哥,都會經常被來到這裏的穿著西裝革履的人問到是否有發現什麼奇怪的山洞。
山裏人淳樸有什麼就說什麼,把自己知道的都說給這些大都市來的人。本來山裏人知道的就不多,幾個月之後,來到這裏的人漸漸少了。畢竟這裏的山路沒有被開辟出來,山路不好走,而且經過兩三個月之後,上山的人也沒有什麼收獲。
這裏隻留下了一座大山和一直居住在這裏的村民,每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許是這裏的政府發現了這裏可以開發,具有開發的商機。漸漸的,這裏有了大量的建築隊伍。山上經過五年半的施工已經開辟出了一條長長的山道,一直通到山頂。然後,這裏又來了大批的遊人,較之五年前的還要多的多。
村裏的人都是多少代的農民,更本不知道做什麼生意,還是從山外來了幾十年的村長爺爺知道大山被開辟出了一條旅遊景點對大家的好處。於是就發動了村民在山上擺起了小小的攤位,這樣既方便了遊客,又賺了一些改善生活的資金。較之以前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還要輕鬆許多,於是越來越多的村民都開始了半農半商的生活。
為了在這貧瘠的土地上好好生活,許多像倪典這般的小孩就必須在周末時間在山道上擺上一個小攤位,把家裏麵長的一些水果拿出來賣。由於倪典和村裏的小夥伴平時沒有什麼事情就喜歡到處跑,於是把山裏給跑了個遍,什麼樣的崎嶇的道路都被倪典們摸了個遍。
就這樣在山上的小道上擺了三年的攤位,倪典也到了十六歲的年紀。在倪典這個年紀,村裏人都不再念書了不是不想上了,而是在這裏經濟實在是很落後隻能支持把鎮裏辦的初中讀完。實在想要讀書,隻能自己出去想辦法。於是,在初中最後畢業的夏季倪典也就閑置在家,用時髦話說就是一個待業青年。從此隻能全天的呆在山上,除了兩三天的一次下山批發一些自己賣的小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