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子坤的年紀並不太大,但在這群人中的地位可不低,因為他是以鷹爪門掌門人的身份,來參加本屆武林大會的。
在座除了袁半省,每一個人都同樣是代表了一個門派,或許江湖上的名聲要更高,但說在大會上地位,卻是相同的。
而至於袁半省,他僅僅是這次大會的讚助商,甚至還並沒有一個門派代表所說出來的話更有力度。
龔子坤所在的鷹爪門,並不太大,但在江湖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說起來,鷹爪門曆史悠久,在古代也曾有過輝煌的時候,隻是到了近代有些沒落。
建國後,又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上一代,僅剩下了兩名師兄弟,其一叫做益海明,其二叫做方中定。
益海明性情閑散,尤其是經曆了特殊年代,根本對教徒授藝這種事毫無興趣,隻喜歡交遊天下,享受生活。因此傳承師門一脈的重任,就落在了方中定身上。
方中定如今年已逾花甲,一生也隻收了一個徒弟,那就是龔子坤。
這個方老爺子無兒無女,視龔子坤如其親生兒子,龔子坤的古董事業能做的這麼大,其中也很大原因是老爺子為他鋪好了人脈道路。
到如今,老爺子更是將鷹爪門掌門之位,傳到了龔子坤手中。
龔子坤的武藝,在武林中的老前輩麵前,不能說多麼出類拔萃,但因為其身份地位的關係,所有人也都會給他留幾分薄麵。
故此,當大家聽說張超然竟然是龔子坤師父的時候,無不驚訝。
"龔賢弟,你的師父,不是方中定方老爺子嗎?怎麼又拜了新師父?"人群中的那名老和尚率先開口問道。
倒也難怪老和尚如此問,在武林中,一般是禁止多重拜師的。
中國武學,博大精深,任何一個門類的功夫學精了,都能入道。但最忌的是駁雜不精,一門武學不是不厲害,而是沒學精,但很多人沒有這種耐性,練了兩天半功夫,進境不明顯,就認為是功夫不行,另拜山門,這種行徑,在武林中可以視作對原來師門的莫大侮辱。
龔子坤笑著回答說到:"慈心大師,您有所不知,鷹爪門的功夫,在下已經出師了,況且就連我的授業恩師也知道我拜第二個師父的事情,還特意囑托我,要跟著張先生多多學習。"
見龔子坤如此說,那位老和尚再不多言。
原來,雖然武林中最忌多重拜師,但當一個人已經出師,也就是說,其功夫的水平能夠得到了師父的認可,那便可以再拜第二個師父。
而且,就連龔子坤第一個師父方中定老爺子,都知道這件事,慈心大師更沒有道理多言。
張超然這才知道,原來龔子坤拜自己為師的事情,已經和他原來的師父講過了。
這小子怎麼沒和自己說起過?張超然心中奇怪,不過再一想也無所謂,反正他那個師父也不外乎是個武林中人,不見得又多厲害,自己認識不認識又有什麼關係。
"原來你竟然是龔子坤的師父,幸會,幸會。"慈心大師和譚會長紛紛說道,態度十分客氣。
鷹爪門雖然不是什麼大派,可在武林中,也多少有點地位,龔子坤又是一派的掌門,那他新拜的師父,料想也絕不會簡單,不容別人不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