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大漢朝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漢桓帝永壽二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人!
不否認東漢政權一直在宦官與外戚中輪轉,不過這都不影響朝廷的集權,中央對地方的掌控能力一直到黃巾起義之後才喪失!
而黃巾起義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土地兼並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而且因為持續百年的羌患,耗空了國庫,但是直到漢亡,涼州依然在政府的控製中!
大漢朝直到滅亡還始終保持著對周邊各國的有效壓製,曹征烏桓,孫權東渡台灣,南征山越,諸葛亮征討南蠻!
大漢是如此的強盛啊!‘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說得真好啊!
如此強盛的大漢朝,是亡在了自己手裏啊!
其實說到底,還是思想觀念害死人,試想以下!
如果沒有士農工商的定義,沒有以士為第一等的劃分,又會出現什麼情況?
微薄的土地收入,比不上商業帶來的巨額利潤;手工業的大力發展,解決了大量沒有土地的人們的就業問題;巨大的利潤吸引世家大族的財富,大量湧入工商業;土地兼並問題得到緩解,一旦越來越多的世家大族嚐到甜頭,勢必會有更多的豪門投入到工商業中來,從而進一步緩解社會中的矛盾!
人們都知道,商業的發達帶來的是資本的繁榮,當資本過剩,國內的市場滿足不了資本家們越來越貪婪的欲念,自然而然的就會開始海外市場的開拓!
當然,考慮到大漢朝對周邊國家勢力的控製,文化方麵的優勢地位等,我們不難想像會出現一種什麼樣的情況!
不過這些在曹德看來,那都不是重點,對於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來說,隻要華夏民族的人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那就夠了!
現在的問題是,人們幾百年中形成的思想觀念,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過來的!
雖然曆史上,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也發過唯才是舉的求賢令,可在曹德看來這還不夠!
隻有徹底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以求恢複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那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思想大爆炸時代,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根本的強盛之道!
而曹德今天要做的就是,從身邊的人開始,一步一步改變人們的思想,進而達到改變整個社會的目的,這就是曹德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
說了這麼多,歸根到底還是要從最基本的做起,如今的曹德隻不過是一個十五歲的毛頭小子!
如果最後不能幫助曹魏一統天下,那麼一切都是空談,沒有人會去聽一個失敗著會說什麼,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走啦!還有三天才能趕到長廣,加快速度!”曹德從沉思中清醒過來,對趕著馬車的夏侯淵大喊一聲,揚起馬鞭拍在馬上,呼嘯著向前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