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很快就將學習儒門的浩然正氣,到時自己修為一高,這把仙劍自然無須長久沉睡。
……
來到儒門的第一天過得很平靜。
第二天,雞鳴破曉,當東方的太陽從湖畔的地平線升起之時,陳清羽在內的一幹儒家弟子就早早起來了。
所謂一日之際在於晨,儒家十分講究早上的試煉,大清早的,就有儒門師兄來到各弟子房,來領他們這些新晉的儒門弟子。
同一院裏那還不熟悉的胖子及高個少年一般,陳清羽老老實實地跟在那名領路的儒門師兄身後,穿越重重的走道回廊,漸漸進入儒門學問的地方。
他們這一隊少年,足足有百人之多,而這百人,都是近千裏內各城鎮裏挑出的優秀弟子。別看這裏看著人多,多數情況下,每兩年一次招收,每座城鎮多隻有一名弟子才能從中脫穎而出,來到儒門研究學問,所以,能到此處者,必然有其長處所在。
一路小橋流水,亭台樓閣,風景迷人,氣象萬千。
儒門弟子上課之時,每每會經過天水儒家有名的鏡湖。
這個湖處儒門正中,有著湖中之湖之稱,長寬四百多米,從天際望下,呈一個標準的圓形,水麵如鏡,清藍見底,在晨間太陽照灑之際,整個湖麵會映入一種絢爛的金碧輝煌,無比壯觀。
而每當這個時候,總能見到一批劍生中級弟子靜站在粼粼的湖麵之上,隨風劍舞,好不瀟灑。
羨慕歸羨慕,陳清羽明白,自己現在是儒門的儒生主修的是學問一說,至於這劍之用途,等學問這關混過去了再說,儒生照樣精習浩然正氣,隻要修為高了,再有那清藍仙劍相助,想要學會劍法絕對要比一般人要快得多。
不久來,他們來到一處過道的大堂前,有一副數十米長的巨大的畫像,畫上有一名和藹老者,頭發微禿,額台飽滿,麵露慈祥,栩栩如生,那畫師技藝之高,那老者仿若隨時都能從畫中走出一般。
而這副畫上之人,便是創立儒家的祖師,被外人稱之為萬師之祖的孔聖人。
不同於佛家講究金身塑體的莊嚴大象,儒家的畫藝精超,世間鮮有如及,儒門講究體恤民力,這樣一副巨畫不僅彰顯大家之氣的同時,也不用那麼勞民費神。
帶路的師兄在此鄭重停下,對著聖人的畫象恭敬行一學生之禮,然後對眾新弟子道:“以後你們晨課經由學堂時,須記得向祖師行學生之禮,其他時候倒也不必那般計較。”
眾弟子聽令,齊齊向祖師行禮,望著那副栩栩如生的畫像,陳清羽這個西貝貨多少有些發虛,待禮畢後,再由帶兄師兄從側旁行道越過,進入學堂之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