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曆史(2 / 2)

話雖如此,但現在我們也隻好根據傳說來推斷元老院議院雛形誕生的大概年月,其實也就是在那場“大災難”之後。

一部分魔法在當時看來非常了得的魔法師被大家推舉為領袖,組成了這個議會性質的組織,由他們來領導大家。同時,基於對神的敬畏,祭司也是這個領導集體裏不可缺少的部分。優秀的魔法師、法利斯神的祭司、瑪法神的祭司,這三個部分直到今天仍是元老院議會的組成部分。

隨著時間推移,這一製度也越來越完善。法院、監獄等一係列必要的國家機器也都開始出現並得到不斷發展。而在議院內部,席位數量也是穩中有升,分工漸漸細致。直到現在形成了“三賢者”製度,即法利斯神的十三位大祭司為一方,瑪法神的十三位大祭司為一方,以及十三個“中心議會”家族為一方的三方決策製度。相對“中心議會”,還有“上議會”和“外圍議會”一說,包括“中心議會”在內的三十九個席位稱為“上議會”,而除此之外的另七十八個席位則是“外圍議會”。

雖然這樣可以防止權力的相對集中,並且也有利於明智地決策,但是這也是造成元老院決策速度非常慢的原因,每次有一個問題,都必須經過七嘴八舍的激烈辯論,實在是很沒效率的。

因為曆史的原因,在安波爾這個大陸,人們對魔法師的尊重這一習慣是很有淵源的。

無論在普通家庭還是在出過魔法師的家庭,人們都比較重視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魔法,不管是出於想在未來出人頭地,還是僅僅隻是想讓自己的孩子顯得比較有知識一點。當然也不可否認有人的確是把學習魔法看作是升官發財的一塊墊腳石。

雖然到了現在魔法已經不是一種神秘的東西了,但是不可否認,從某種程度上說,普通民眾還是把它當作一種特權階級的、比較艱深的東西,這種現象在大城市裏比較少見,但在邊遠的地區還是很常見的。在許多普通人眼裏,能學習魔法然後躋身上流社會是最好不過的,可是這其中的種種困難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