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牛娃(1 / 2)

九龍山下的平原地帶,有著一望無際的青青綠草和茂密的原始森林,相傳這是因為居住在九龍山上的神仙們長期的吸取天地靈氣使得天地靈氣彙聚於此的緣故,才會形成的如此美景。而小白當然不會去管這水草是肥還是美,隻要能夠讓他的小黃吃得飽有力氣就可以了,小黃是小白家唯一的勞動力,一頭耕牛,他們一家三口能不能飽肚子不挨餓可全看小黃的,所以小白他爹對小黃甚至比自己的親兒子還要親,因此小白沒少挨過自己爹爹的打,牛放得好吃的飽他爹爹便笑得合不攏嘴,要是見牛瘦去了,他就會舉起自己的大旱煙杆狠狠的抽小白,不過小白並不恨爹爹,畢竟能夠一家吃飽飯不挨餓,對比疼痛而言真的不算什麼了。

轉眼間小白都15歲了,同村人家的孩子這個時候要不就是跟隨自己的哥哥姐姐去鎮上打工賺錢了,有條件的也都上了學堂,就唯獨剩下小白還在村子裏,老李家是九代單傳,就這一個兒子在身邊,兩老都體弱多病下不了地,所以小白隻能每天在九龍山下放牛,照顧兩老。每每油燭亮起的時候,李父便會在村口的杏花樹下抽著旱煙,等著放牛回家的李沐白。

“爹爹,你又來了,晚上天涼,你老就不要來等我了,再說你身體又不好,快,我扶你回家。”小白急急的上去攙住自己的老父。

“爹爹沒用啊!就隻能在這等等你了,為你留點光亮,別人家的孩子要麼就去大地方見世麵了,要的也都上了學堂,是爹爹不好,耽誤了你的前程啊!”李父說道。

“爹爹這是說的什麼話,我是爹爹你生下來的,是你的兒子,兒子孝順老子是天經地義的,就是一輩子在爹爹身邊,兒子都無怨無悔。”小白有力的說道。

“哎,我家的小子,比誰都不差,都是我拖累了啊!沒用啊!哎!”李父的背更加的駝了下去。

“要是有機會,爹爹一定不拖你的後腿,你就放心大膽的去闖。不要管爹爹。”李父又加了一句。

“等有機會再說吧!我們快點回家,外麵風大,娘在家都等急了。”說罷便扶著李父向家裏走去。

一家三口吃完飯,雖然不是什麼大魚大肉,但吃的也是香醇,粗茶淡飯,也是一種生活,苦與不苦其實都是看你怎麼去經營它怎麼去過它,過日子過日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躺在自己床上的李沐白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麼了,輾轉反側的睡不著,“要是有機會,你一定要出去闖闖”這句話不斷的在小白的腦子裏浮現。李沐白當然是想出去的,要是問李沐白什麼時候是最開心快樂的,那便是同村的孩子們圍在一起講外麵的世界和各種的奇聞異事,再或者便是學堂裏老師講的四書五經的時候。“父母們都不能幹重活,身體又不好,我要是出去了,他們怎麼辦啊?再說,小黃在家這麼多年了,也老了,可全家人的生活還一直都指望著它,要是連小黃都不能下地了,又該怎麼辦啊?確實不能在這小村子裏了,自己一定要出去找活幹,一方麵要照顧好父母,一方麵也要自己賺錢,打定主意的李沐白便在不知不覺中睡了過去。

翌日的清晨,李沐白收拾好了自己隨身要穿的衣物,來到了院子裏,李父正坐在院子裏抽旱煙,母親正在裏屋做早飯。

“這麼早,你帶個包裹做啥子?”李父問道。

“娘,娘,你出來一下,兒子有話要跟您二老說。”小白朝裏屋喊到。

李母收拾好廚房匆匆的走了出來。

“爹娘,請受孩兒一拜。”說罷,小白便跪了下去。

“你這是幹什麼?有話起來說,一家人哪用得著這麼大的禮數。”李父說道。

“昨天聽了爹爹的話,孩兒想了一個晚上,孩兒現在已經長大了,小黃也老了,孩兒是時候出去做工來養二老了,家裏的糧食還夠半年的,這半年孩兒想到鎮上去闖闖,賺點錢,買頭新牛回家,一心種地好好的孝順二老,孩兒怕一走半年,兒子不在身邊不能好好的伺候好二老。”李沐白說道。

“都怪我啊!是我們拖累了你,以前你小,在村子裏還好,我的孩兒現在也大了,也是時候出去見見世麵了,孩兒啊!你去吧!我知道你心裏想的什麼!不用顧忌我們,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動,你就出去看看吧!我們也不能耽誤了你的前途,你要是能混出個樣來,爹爹也開心啊!以後再娶個俊俏的丫頭回來,那爹爹死也無憾了。”李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