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第一次被人磨著讓寫序,本能的反應是no no no.總覺得幹這活的人士得有很高的道行,很深的修為,至少得身有墨香。本身的居家理工男怎麼看都和寫序這事不搭。但耐不住太太的循循善誘,也隻能弱弱地答應下來。心裏那個沉重啊,不亞於當年寫博士論文前的那種“風蕭蕭兮”的義無反顧和大義凜然。當然,最主要是因為她用心釀就的美文,那如歌的攜手共行。用我的序開頭,對我是一種殊榮和期冀,又怎能辜負!
琳之於我,始於紅,延於紅,又怎是一個“紅”字了得?她的“紅”給我的感覺是一種特殊的“場”,可以是灼熱的,充滿了活力、張力和感染力;又是溫暖的,潤物無聲的,帶有特殊磁性的。
記得在多年前一個風輕雲淡的秋晨,和她攜手登上了慕田峪長城的第三個烽火台,望著滿眼如火如霞的紅林,我們雙雙合十祈願,願我們能永遠地相攜共行,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五洲四海,亞非歐美,我們將行之享之。當年已讀萬卷書,到了今天,回首已行萬裏路,也就有了《一路林紅》的精彩!
更深地了解她以後,就發現她的紅隻有一字可表———“純”。
這是一種孩童般的純,一種本真的純。當年在複旦大學門口的初遇,她長發及腰,一襲米色針織長裙,正被倆騙子圍著讓其兜底翻包找錢。我好心上前提醒,結果反被指責說我缺乏同情心。瞬間被那少有的純和萌給吸引了。第一次見我媽時,老人家一看到她就說“這孩子的眼神真清澈”。多少年來她眼裏的純還是依然如初。不僅是她的眼神,她的笑靨,她的舉手投足,連她的影子都有一種清澈的純。我覺得這種純是隻有當我掬起一捧北海道的雪,指拂阿爾卑斯山澗的冰淩時才能真切描述出來的感覺。
和她一路同行,對我最大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她靚麗的外表、靈動的身段,更是她豐富的內涵。她飽讀詩書,琴棋書畫無不涉獵。讀書量相當驚人,平均每周一本書,國內國外的都讀。有時我的書(多為軍事、曆史、技術、政治等男性讀物)她也看。飛機上更是她閱讀和寫作的地方。多年海量的閱讀使她有了相當厚實的知識積累和文學底子。沐英霧和風巴黎香之精華,采誌摩徽因海明威之神韻,她的文藝DNA和多彩人生也成就了今天的這本《一路林紅》!
琳出生和成長於東北一個傳統的軍人家庭,從小受到的家教養成了她循規達禮,質樸善良品質。母親的嚴格和善教讓她煉就歌舞詩文心靈手巧的底子。父親的寬容和摯愛讓她養成了俠義和大氣性格(當然也會有些任性)。每次出國,不管時間多緊她都會抽時間給家人朋友選禮物,而每次接受到朋友或家人的關懷和照顧時,她都會像孩子般雀躍,經常半夜裏以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赤著腳醞釀感謝詩!
無論對於工作還是生活,她都是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記得多年前創業初期,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大到籌措投資,小到買筆買墨,通宵達旦,胼胝手足,累得人非常消瘦!我經常勒令她在家休息或工作半天。她開始答應得好好的,一不注意就溜走了,無奈地笑她自虐。工作時的忘我有時也順帶把我這個丈夫一塊給“忘”了,令我很是失落、傷心。公司資金鏈接不上時她總是自掏腰包給大家發工資。員工們也把她當家長一樣,大事小情都求她去處理,十足的公司“辣媽”。事業上多年的努力使公司得到了快速發展。2013年她的公司被美國《華爾街日報》評為美國發展最快的二十五家企業中唯一一家軟件公司。當她靚麗形象被登上報紙和網站的時候,也為美國藍灰色商圈中帶來了難得的一抹嫣紅!但隻有我才知道那種自豪和“高亮”的背後有她多少汗水和淚水。
生活中她是個純粹的賢妻。在我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鏡頭:
下班回家,桌上擺著熱騰騰的飯菜:紅燒排骨,塔菜炒冬筍,香蔥蟬蛹……讓我這個上海人做夢都會饞醒的佳肴。那個時刻,最醉人的不是杯裏的紅酒,而是眼中她圍著紅圍裙的樣子,那就滿眼紅彤彤的幸福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