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事,最屈在不過的,就是冤獄;最苦惱不過的,就是惡婚姻。這兩件事,若是湊到一齊,不必你身曆其境,自己當局,每聽見旁人述說,就能夠毛骨悚然,傷心墜淚,在前清末季,京城安定門裏,菊兒胡同,有春阿氏謀害親夫一案,各處的傳聞不一。各報紙的新聞,也有記載失實的地方。現經市隱先生把此案的前因後果,調查明確,並囑餘編作小說。餘浣薔讀罷,始知這案中真相,實在可驚!可愕!可哭!可泣!茲特稍加點綴,編為說部,公諸社會,想閱者亦必駭愕稱奇,傷心墜淚也。
話說東城方中巷,有一著名教育家,姓蘇名市隱,性慷慨,好交遊,生平不樂仕進。惟以詩酒自娛,好作社會上不平之鳴。這一日,天氣清和,要往地安門外訪友。走至東西牌樓西馬市地方,正欲雇車,忽然身背後有人喚道:“市隱先生,往哪裏去?”市隱回頭一看,正是至交的朋友原淡然。二人相見行禮,各道契闊。淡然道:“今日蘇老兄怎的這般閑在,這們熱天,不在家中養靜,要往哪裏去呀?”市隱道:“我是無事窮忙。天氣很長,在家裏悶得很,要到後門外訪文和尚去。不期於半路上遇見閣下,也沒什麼要緊的事。”淡然道:“蘇兄既然沒事訪友,我們相遇其巧,不必去了,請同到普雲樓上,喝一點酒,也可以作個長談。”說罷,拉了市隱,複往東行。
二人一麵說話,來到酒樓之上。要了酒菜,提起世道人心,愈趨愈下,納妾的風俗,近年亦極其盛興,早先富貴人家,因為膝下無子,或是原配早亡,方才納妾。今則無貧無富,以有妾為榮。鬧的家庭理法,不能嚴重,這卻如何是好,淡然道:“大哥的議論,果然不差。我在旗下,有一個朋友。此人的姓名職業,姑且不題,現年已六十餘歲。自己老不害臊,納了一位小妾,年方一十六歲。鬧得兒子兒媳婦,全部看不起父親。自從這位如夫人人門以來,時常的挑三撿四,鬧些口舌。我那一位朋友,老來的身子,本來不濟,近自納妾之後,腰也彎了,行動也不爽利了,隻仗著紅色補丸、自來血,以及日光鐵九、人參牛乳等物,支持調養,不知那一時風兒一吹,就要嗚呼不保了。這位如夫人,年紀既輕。心計又巧,既風流,且妖嬈,您猜怎麼著?我這位旗下朋友,公正了一輩子,如今把綠頭巾一戴,還自認沒有法子,你道這不是笑話兒嗎?”
二人正說得高興,隻聽樓梯亂響,走上一人,手提一個包袱,穿一件春羅兩截大褂,足下兩隻雲履,梳帶一條鬆辮,年約三十左右,見了淡然在此,忙的請安問好。淡然亦忙還禮,讓著請坐。又指著蘇市隱引見道:“這是蘇市隱。這是我普二弟。二位都不是外人,就在一處坐罷。”那人一麵陪笑,把手巾包袱,放在一旁桌上。市隱一麵讓坐,拱手笑問道:“貴旗是哪一旗?”普二道:“敝旗鑲黃滿。”又問市隱道:“大哥府上是?”市隱道:“舍下在方中巷。”淡然要了杯箸,一麵讓酒,笑指那桌上道:“二弟那個包袱裏,拿的是什麼衣服?”普二道:“我是好為人忙,這是給小菊兒胡同我們親家那裏,賃的孝衣。”淡然詫異道:“喲,小菊兒胡同,不足你們領催文爺家麼,怎麼又是你親家呢?”普二道:“他的女兒,認我為義父,我們是幹親家,”淡然冷笑道:“是的是的。光景那位如夫人,是你的親家兒罷。”普雲紅臉道:“大哥休取笑,這是哪兒的話呢?你這兩盅酒,可真是喝不得。沾一點兒酒,就不是你了。”市隱坐在一旁,不知何事,也不好參言陪笑,隻好舉杯讓酒,又讓著普二,脫了大衣服,省得出汗。普二道:“這是哪兒來的事?你這舌頭底下,真要壓死人。”淡然冷笑道:“二弟你不要瞞我,聽說那文爺的如夫人,外號叫做蓋九城,不知這話可是真呀是假?”普二道:“這個外號,卻是有的。怎麼你胡疑起來呢?難道你看著兄弟,就那們下三濫嗎?”淡然陪笑道:“二弟別著急。雖然無據,大概是事出有因。我記得蓋九城姓範,原是個女混混兒。從前在東直門某胡同裏,開設暗娼,你同著文爺常到她家裏去。既同文爺有交情,同你交情也不淺。從良的事情,我聽著風言風語的,有你一半主張,難道這些事,還能瞞得了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