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皮膚負擔很重的一個季節,因為高溫、空調、強烈的紫外線,因為怕膩而疏於保養。夏天皮膚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變油了——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油脂的分泌就可能會增加10%。不少MM對於滿臉的油很氣憤,其實油是好事,可以滋養皮膚,隻是對於混合偏油的朋友,在保養上要更多注意:如果清潔不徹底,讓油垢堵在毛孔口。
而紫外線越強、皮膚越油,角質層就會越厚,那些過度角化的表皮不容易從毛囊排出,也會一定程度阻塞毛囊管。而“超生”的角質也不能及時代謝脫落,厚厚地堆積在皮膚表麵,不僅使膚色暗淡,更會影響保養品的滲透吸收。這也是夏季皮膚的主要問題。
保濕是皮膚護理的關鍵
A、了解保濕成分。
如果選擇保濕鎖水功能的產品,可以參考保濕成分:如果有透明質酸、絲氨酸、那就是好的保濕劑。
B、做一個15分鍾的“水麵膜”。
其實美白晚霜是夏天對抗紫外線很好的修護產品,但如果你希望是清爽的護理,可以試用15分鍾的“水麵膜”。
如果你有曬後的敏感症狀,可以用有舒緩消炎作用的產品,比如雅漾舒護活泉水或理膚泉的舒緩噴霧;如果沒有症狀,甚至可以用礦泉水或蒸餾水敷,但是在水敷完成後,要立刻用保濕精華、乳液等鎖住水分,否則皮膚會幹——因為水中完全未添加任何保濕成分,很容易蒸發,同時會帶走皮膚本身的水分。
C、免疫提升:可以直接服用維他命來補充身體所需。
控油有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隻要讓臉上的油不要再泛濫就好,不管采用何種方式,其實控油有很多問題,消費者應該注意。”美容顧問一依說。
“如果隻是局部多油(T區,或僅僅隻是額頭、或隻是鼻子、或隻是下巴),就隻用於局部。”一依說,“如果用後皮膚偏幹或有繃的感覺,就應減少用量或換用更保濕的控油產品,並補水。”一依認為,“很多控油產品含有水楊酸(BHA)、乙醇酸(果酸的一種)或蘋果、檸檬提取液等植物性果酸,這些成分能疏通毛孔、清理角質,但如果你是多炎症、較敏感的皮膚,還是選更溫和的控油產品,更不宜把這些產品用在偏中性、甚至偏幹性的兩頰部位。”
其實一個人的皮脂腺是否發達,先天就已決定。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油脂分泌會日趨旺盛,至35歲達到最高峰,隨後逐漸萎縮。油脂分泌除了受季節、氣溫、皮膚水分、生理周期等影響外,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當壓力太大、心情不佳、飲食不規律等,都會引起荷爾蒙分泌的不平衡,而刺激油脂的分泌。所以美容大王大S推崇心理控油,保持健康心態。
這些誤區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