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是一名導演,但兒時的夢想其實是做一名作家。也許“導演”和“作家”之間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別,因為他們都是“故事”的講述者,不同的是,一個用文字一個用影像。
2010年我完成了電影處女作的全部工作,緊張的拍攝過後雖然收到了來自多方的讚譽,但同時也讓我冷靜下來思考我與電影的關係。我會一直堅持導演的修行,但不可否認,電影之於我確有一絲遺憾:總有一片領域是影像無法表達的。
我是一個被小說點燃激情轉而投身電影的創作人,我毫不掩飾對小說的熱愛與追捧,甚至把小說放到一個介乎於電影之上的高度。我青睞小說的原因是,它比電影更加注重故事的表達,更拉近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並且它更少地受到“汙染”!
放棄小說轉投電影,實為無奈之舉,因為我的文字功底確實大大地遜於我的鏡頭語言,累計幾十萬字的N本小說,無情地被編輯一次一次地退回,在我四麵楚歌,現實終於照進夢想之際,幸運地抓到了電影這根救命稻草,找到了一個表達的出口,得以繼續我的創作。感謝出版人單誌丹先生和北京時代華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策劃編輯郭光森先生,正是由於他們的幫助支持,《嫌疑人X》才能順利出版,算是撫平了我心中多年的痛。
《嫌疑人X》最初其實是一個電影的創意,因為是一個玄幻體係的懸疑電影,在創作之初我們便為它設計了詳細的世界體係、價值體係和人物角色,可是漸漸地我們發現,一部九十分鍾的電影劇本無法承載故事的全部,而那些精彩的內容我們又不忍刪去,無奈之下,我們決定暫停電影劇本的創作,以小說的形式將故事全麵展現出來,希望在電影問世之前,讀者們能詳細地了解這個故事。
坦白地說,由於習慣了多年的電影思維,動筆時難免有所束縛。習慣了影像敘事的我,總是不滿足於單純的文字表達,這裏要特別感謝一下我的潤稿人李林,感謝她能不厭其煩地糾正我頑固的“導演定式”,感謝她為本書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