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皇甫貴妃(1 / 2)

卻說大明國當朝天子自從即位以來,因為年紀甚幼,一直沒有親政。當年先皇因病駕崩,舉國皆哀,留下這位十幾歲的太子,為了避免天下大亂,先皇遺詔設立了兩個輔政大臣,幫助新皇處理天下大事。

大明國南鄰大海,北抵蠻夷,國土富饒,百姓安居樂業。這新皇帝單名一個“慎”字。先皇在位的時候,曾對其母言道:“朕雖貴為天子,行事卻戰戰兢兢,不曾有一點逾越祖宗宗法、違背綱常之事,這才天下太平,能和祖宗並相媲美,人稱我朝又一次中興,百姓安居樂業,四方蠻夷不敢小覷。今日朕又誕得麟兒,惟願他也能處事謹慎,小心翼翼,方是興旺之本。我劉家支脈一向不廣,此子乃是天賜,當為朕之太子。”因此從小就十分嚴厲地教他學習。怎奈其母早逝,宮中的宮女太監們誰敢說太子不聽話,就連那東宮侍讀,也是唯唯諾諾。先皇在的時候,還有個懼怕。如今先皇不在了,越發的頑皮,如今登基已經有七八年了,倒改元了兩次,現在已經是大興二年了。

因為先皇崇尚節儉,所以後宮之中也都有些苛待。自中宮皇後去世之後,就再也沒有立後,以貴妃攝六宮事,太子乃是貴妃之子,也算是嫡長子。還有一個庶子,乃是張妃所出。先皇遵照祖宗遺訓,後宮嬪妃有品級,需要逐步晉升。後宮一品為皇貴妃,位同副後,協助皇後協理六宮;貴妃為從一品,編製二人;淑德賢三妃以及皇上賜封號的妃子,為正二品,編製四人,不得僭越;沒有封號以姓氏為號的妃子,為從二品,編製也是四人;貴嬪為九嬪之首,淑德賢三嬪及有封號的嬪,都是正三品,沒有封號的是從三品,總計九人;有封號的貴人為四品,無封號的貴人為從四品,定製九人;有封號的常在為五品,無封號的常在為從五品;有封號的答應為六品,無封號的為從六品;美人、才人、官女子,為七品,無封號無位分的庶妃為八品。太子之母當年是從一品貴妃,庶子劉恬之母張妃乃是從二品,規矩分明。

先皇居所雖然簡陋,穿著雖然樸素,飲食雖然清淡,卻也不以為意,常言道“朕貴為天子,什麼吃不到,什麼穿不到?奈何人生樂趣不在於此,朕當年做太子的時候,每在穿衣之時,就思及普天下的黎民百姓,衣衫可暖;每於餐時,便念及臣民,可有饑餒?”可是先帝的諄諄教導,這大興皇帝劉慎就不高興了。小時候他也想不到這些,自然是不敢提起,隨著年歲漸長,越來越覺得自己貴為一國之君,卻住在這麼一個破破爛爛的宮殿裏麵,真是沒有麵子。因此親政以後,尋了個理由,他先把先皇留下的嬪妃宮娥打發了一批,有的遣送回原籍,貶為庶民,有的送到淩雲寺,去做了修行之人,各自過活去了。

兩個輔政大臣因為年歲已高,加上小皇帝勢頭正猛,整天嚷嚷著要親政,生怕一個不留神,自己多年的老臉被丟盡,便紛紛告老還鄉,由他胡作胡鬧。劉慎沒了管束,便將那戶部的錢財都調了出來,大興土木,在原來宮殿的基礎上,重新修建擴建。皇帝蓋房子誰敢偷懶?不上兩年工夫,將方圓十裏,建成了一個集休閑、度假、遊玩、住宿一體的高級皇宮,期間亭台樓宇,水榭雲軒,花村柳院,山石湖沼,無不齊備。完工之時,劉慎十分高興,一麵昭告天下,征集才女秀女,進宮重做宮娥,一麵又召集群臣,炫耀自己本領通天,要大家遊賞後宮。

這後宮與周圍各邦相比,大是不同,不但方圓廣闊,而且山水齊備,好似一處大的行宮別院,真是賞春、避暑、秋遊、冬藏的四季休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