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薑氏在兄弟家住了一些時日,她比不得馮夫人,當初曾經資助過兄弟,住在這裏也沒的話說。自己是投奔兄弟來的,趙氏又在那裏明的暗的抱怨不少,自己聽不慣,過了兩個月,就對兄弟說:“我家裏還有一些遠房的族人,這一向也沒回去看看,我家官人在的時候,還有一些的田產,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薑大勝道:“姐姐在這裏住著,咱們一家子骨肉,也方便照應些。可是姐夫既然有些田產,說不得也要管理一下,不如我叫賬房先生跟你過去看看,處理好了,再回來。”
薑氏道:“我琢磨著,那些田產賣掉,也能換些銀子,我在這附近尋一處房子,做一些織補的活計,也還能夠度日。我們娘三個,湊合著生活,雖然艱難些,也能夠維持下去。”
趙氏巴不得走了一個,因為新近剛剛買了一個丫鬟,成天的抱怨開銷大,隻是礙於丈夫,怕他再休了自己,所以也不敢說什麼。這時聽見薑氏如此說,她在心裏核計了一番,假裝挽留道:“這成什麼話了,姐姐隻管住著,就是你兄弟趕你走,做弟妹的我,也還舍不得你走呢。再說那知道的,也當姐姐是外道了,怕麻煩親戚;不知道的,倒以為是受了我們的氣,沒準就是弟妹我容不下你們,趕你們出去的。這可是讓我們臉上不好看了。”
薑氏聽了,倒有些過意不去了,便說:“親戚們雖好,總住在一起,也不方便。橫豎我去了還回來,隻是另找一處房子,咱們離得近,有什麼事情,不過一頓飯的功夫,就都知道了。弟妹的一番好心,做姐姐的豈能不知?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得家去一趟,把那邊的事處理完了,我也就省心了。”
薑大勝也知道姐姐婆家還有些積蓄,隻是兩口子都跑出來逃荒,一向沒有回去,就托付給了別的遠房親戚,所以一定要回去看一看的。因此也就沒說什麼。倒是趙氏拉著薑氏的手,兩個人說了一些家常。這趙氏自從進了薑家的門,倒也有些治家的手段,這一段時間以來,雖然說不上是井井有條,卻也多了些規矩,不再混亂。兩口子夜夜不虛,趙氏也十分滿足,現今已經有孕在身,指望著生一胎男兒,自己母以子貴,就能把薑大勝拿下馬。
當下薑氏帶著嬌雲回老家,把大女兒巧鳳托付給了馮夫人。蓮香雖是神童,可是大人的事情,她也管不了,每日裏隻是幫著母親做活,或者帶著兩個妹妹巧鳳、深秋玩耍。薑大勝因見自己家裏女眷太多,便又雇了一個男丁,幫著打理家務。
蓮香有心要展示一下自己所學,讓大家也見識見識自己神童的風采,因此主動幫助打理當鋪。首先給舅舅建立賬本,將賬房先生每日所記,利用現代先進的借貸記法,設計出一套全新的記賬模式,能夠更加方便更加準確地體現每日收支情況,和每月的盈餘情況。有了這種記法,不但省事,而且所有收支,一目了然。薑大勝見她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的本領,心中十分歡喜,每天晚上對著妻子趙氏敘說這些情況,連趙氏也對蓮香另眼相看,對馮夫人也敬重有加。
卻說那馮夫人,以前兩口子恩恩愛愛,歡歡笑笑,比翼雙飛郎才女貌。自從丈夫去世以後,每日裏形單影隻,雖然和弟弟妹妹們也是一家子團聚,但是自己終究是外姓人,有很多的心裏話不能跟他們說,不能跟他們講。蓮香雖小,但是卻十分的明白事理,這讓馮夫人略有些安慰。可是追思自己過世的丈夫,不免又心中難過。時間長了,就有些鬱鬱寡歡。蓮香見母親得了抑鬱症,她隻好勸說母親多出去走走,散散心,要快樂地度過每一天。馮夫人聽了,更加的傷心,反而又悲歎蓮香命運不濟,雖然女兒如此懂事,知道寬慰母親,可是馮夫人還是日漸消瘦,覺得生活了無意趣。
蓮香一邊幫著舅舅管理當鋪,別看她年紀小,一雙眼睛倒是盯得緊,等閑的一些小問題都能看到。店裏的夥計和賬房先生都佩服的不得了,都說她“畢竟是舉人老爺的姑娘,從小就是個神童,別看年紀小,行事做派都是大人的風格呢。”
蓮香聽了心裏暗暗好笑,心說別看我歲數不大,你們要是知道了我的實際年齡,隻怕也不會這麼誇讚我了,倒是會嚇得半死呢。
有了蓮香的主動幫忙,薑大勝輕鬆多了,所以也就不常往當鋪裏去,每日裏和幾個結交的朋友,推杯換盞。他本來就是一個沒什麼大誌向的人,覺得生意上沒有了擔憂,就應該及時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