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麵帶刺的玫瑰……我和你纏纏綿綿翩翩飛,飛越這紅塵永相隨……”這是一首現代流行的《兩隻蝴蝶》歌的部分歌詞。
看官,你可知道這首歌詞中的紅塵二字啥意義嗎?古人解釋甚多。本人才疏學淺,粗略理解為紅是天堂,塵是地獄;紅是高尚,塵是齷蹉;紅是富貴,塵是貧窮;紅是小三,塵是糟糠……。
不貧嘴了,話歸正傳。話說一千多年前中國的東晉時代,浙江上虞縣祝家莊有一富家子女祝英台,美麗聰穎,活潑大方。自幼習詩文,懂音律。因羨慕班昭、蔡文姬之才學,怨恨家中附近無良師,便女扮男裝到杭州萬鬆書院求學。途中與紹興赴萬鬆書院求學的貧困書生梁山伯邂逅。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從此,二人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載,情深似海。
祝英台深愛梁山伯,可梁山伯卻不知她是女兒身,始終隻念兄弟情。祝父思女催急歸,祝英台隻得倉促回鄉。分別時梁山伯十八裏相送,二人依依不舍。在相送途中,祝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自己是女子,暗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可忠厚純樸的梁山伯,就是不開竅,被性急的祝英台形容為呆如鵝、笨如牛。臨別時,祝英台還是打破塵俗陋習,自作主張,以家中九妹之身相許梁山伯,並約好提親之日。
後來梁山伯因貧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後,按約定到上虞縣祝家莊拜訪祝英台並準備提親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兒身,九妹原是祝英台。此時的祝英台已被父親強行許配給有錢有勢的馬太守公子馬文才。梁山伯經不起這晴天霹靂的打擊,回家後不久,因朝思暮想祝英台而鬱悶過世。
祝英台被迫出嫁,經過梁山伯的墳墓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祝英台走下花轎,身著孝服來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祝英台泣不成聲,訴說好多相思之苦及父命難違之話。
正當祝英台哀慟時,就聽一聲巨響,墳墓爆裂。祝英台見狀,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墳中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彩蝶,雙雙飛去,離開了塵世。
以上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愛情故事傳說中的其中一個版本,究竟哪個是真,本人無從考證。不管哪個版本,都是一個意思,即貧窮書生梁山伯與富貴小姐祝英台,在那個紅塵年代相愛多數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但愛的真誠卻使他倆生不能同帳,死能同墳。更可貴的是,死後二人化成了兩隻絢麗多彩的蝴蝶,不再受人間條條框框的束縛,繼續他倆的愛情生涯,可謂人間佳話,世代相傳。本故事就從梁山伯與祝英台怎樣化蝶說起。
梁祝二人正當青春年華時丟了性命,卻不甘心就此了結。身殘魂在,魂上重霄九。不求玉帝不求神,跨過銀河,跪拜織女,祈求轉世成為人間一對恩愛夫妻。
織女非常同情梁祝,但法力已被父皇收走,無法滿足二人的心願。自己唯一一件有靈性的物件是她的三姐留給她的發卡---蝴蝶結,這是她和她的幾個姐姐最後一次見麵時三姐送給她的寶物。她三姐說想牛郎和孩子的時候用雙手撫愛蝴蝶結,它會讓你變成蝴蝶輕輕飛過銀河,不會被天庭發現。
織女看著跪在麵前的梁祝,想到自己的悲哀,毅然把蝴蝶結從頭上取下,送給了梁祝,說你倆先回凡間做對恩愛蝴蝶夫妻,以後能否轉世人間就看你倆的造化了。梁祝千恩萬謝,說隻要能做有生命的夫妻啥都行。
梁祝拿著織女送的蝴蝶結回到他們的墳墓,倆人對此物愛不釋手,不知不覺變成了兩隻絢麗多彩的大蝴蝶。此時一聲巨響,墳墓裂開一道大縫,他倆欣喜若狂,躍然振翅飛出墳墓。回頭再看看自己的墳墓,卻又完好如初。看看天空,北邊掛起七色彩虹,炫目多彩。他倆驚喜極了,深呼了幾口新鮮空氣,抖了抖還不習慣的翅膀,在美麗的天空中,朝著彩虹方向開始慢慢飛,飛呀飛,穿過叢林,越過山崗,見到了溪水,踏上了他們重獲生命的旅程。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